学会10大法,温病治疗快速入门
苯丁酸氮芥价格 http://m.39.net/pf/a_5231270.html 本文共引用温病学中著名方剂二十余个,如银翘散、桑菊饮等,至今沿用不衰,为各医家视为珠宝。这些方剂,亦体现温病之治疗原则。 方不在多,若熟练掌握主方主证,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则温病治疗诸法皆在其中也。下面略谈各方剂之组成及应用法则。 01 宣肺法(辛凉轻剂)——桑菊饮 适应于风温袭肺、感邪轻浅者。 处方:桑叶7.5克、菊花3克、杏仁6克、连翘4.5克、薄荷2.4克、生草2.4克、桔梗6克、苇根6克 02 疏表法(辛凉平剂)——银翘散 适应于风温客表、病势较重者。 处方:银花30克、连翘30克、桔梗18克、薄荷18克、牛蒡子18克、竹叶12克、荆芥12克、生草15克、淡豆豉15克 上杵为散,每服18克,苇根煎送。 03 清气法(辛凉重剂)——白虎汤 主治温邪化热入气。症见身大热、口大渴,汗大出,脉洪大者。 处方:石膏30克、知母15克、生甘草9克、白粳米一合 04 泻下法 主治邪在肠胃、阳明腑实者。并据症之轻重,分别有峻、和、缓下之别。 峻下法——大承气汤 适应大热大实之症以急下存阴。 处方:大黄18克、厚朴9克、枳实9克、芒硝9克 和下法——小承气汤 适应热实之症较大承气症稍轻微者。 处方:大黄15克、枳实6克、厚朴3克 缓下法——调胃承气汤 适应燥结热实症,以软坚攻下泻热。 处方:大黄9克、芒硝15克、炙甘草6克 05 生津法(滋润而下)——增液汤 适应于邪在中焦,津液耗伤者。 处方:黑玄参30克、细生地24克、麦冬(连心)24克 06 清营法——清营汤 适应于邪入营分,营阴耗损者。证见舌绛,身热不渴,心烦不寐,神昏谵语等症。 处方:犀角9克、生地15克、玄参9克、竹叶心3克、麦冬9克、丹参6克、黄连4.5克、银花9克 07 化斑法 化斑汤 适应气热未解,营热已盛,气血(营)两燔。 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生草9克、玄参9克、犀角6克、白粳米一合 加减银翘散方 适应温邪郁于肌表血分,外发赤疹。 处方:连翘30克、二花30克、桔梗18克、薄荷18克、竹叶12克、生草15克、生地12克、丹皮9克、大青叶9克、玄参30克 08 开窍法 适应邪犯心包营分,神昏谵语。代表方剂为下列四则: 清宫汤 可清心泄热。 处方:玄参心9克、莲子心1.5克、竹叶卷心6克、连翘心6克、犀角尖6克、连心麦冬6克 安官牛黄丸 能清热解毒,清心开窍。 处方:牛黄、郁金、犀角、黄连、朱砂、山栀、雄黄、黄芩各30克、冰片、麝香各7.5克、珍珠15克,炼蜜为丸金箔衣。 紫雪丹 可清心开窍熄风。 处方:滑石、石膏、寒水石各克,磁石克,羚羊角、犀角、木香、沉香各克,丁香30克,升麻、玄参各克,炙草克,朴硝、硝石各克、辰砂90克、麝香36克 局方至宝丹 能清心开窍,芳香辟秽。 处方:犀角、朱砂、琥珀、玳瑁各30克,牛黄、麝香各15克 09 滋阴法 适应下焦温病,肝肾阴亏者。 黄连阿胶汤 适应阳亢阴虚证。 处方:黄连12克、黄芩3克、阿胶9克、芍药3克、鸡子黄2枚 青蒿鳖甲汤 应用于邪留阴分者。 处方:青蒿9克、鳖甲15克、生地12克、知母6克、丹皮6克 加减复脉汤 适合真阴欲竭者。 处方:炙甘草18克、干地黄18克、白芍18克、麦冬15克、阿胶9克、火麻仁9克 一甲煎 适应温病误下。 方由生牡蛎60克一味组成。 10 熄风法 主治肝肾阴液大伤,虚风内动者。 二甲复脉汤 适应阴血虚风阳动者。 处方为加减复脉汤加生牡蛎15克、生鳖甲18克组成。 大定风珠 适应虚风已动,时时欲脱者。 处方为二甲复脉汤加生龟版15克、五味子6克、鸡子黄2枚。 综观《温病条辨》全书,其对温病之证治,总共提出法、方(包括各种温病及有关杂证在内)。 但治疗温病当以风温为主,尤其是抓住风温之主证、主要治则和主方,亦即可掌握各种温病之共性,复以此为治疗温病之纲,结合发病时令,夹杂因素与兼证为目,则不论变化如何错综复杂之温病,亦可纲举目张,迎刃而解。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gx/11374.html
- 上一篇文章: 脑血栓ldquo偏爱rdquo7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