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正不正之气rdquo的
不换金正气散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治伤寒·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原书载:“治四时伤寒,瘴疫时气,山岚瘴气。寒热往来,五膈气噎,行步喘乏,或霍乱吐泻,脏腑虚寒,下痢赤白,并宜服之。” 此方在《古今医统大全·卷七十六》《外科精要·卷下》等历代医籍中多次出现,载不换金正气散治瘴疟,或疫疠等病。药味稍有出入,但所治病证相同。 组成:厚朴(去皮,姜汁制)、藿香(去枝土)、甘草(爁)、半夏(煮)、苍术(米泔浸)、陈皮(去白)各等分。 用法:上等分为剉散,每服三钱(12g),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二枚,煎至八分,去滓,食前稍热服。忌生冷油腻毒物。现代水煎服。 《医方考》按:“山岚瘴气,谷气也。《内经》曰:谷气通于脾,故令人不服水土而坏腹。是方也,苍术、浓朴、陈皮、甘草,前之平胃散也,可以平湿土敦阜之气而消岚瘴。乃半夏之燥,所以醒脾;藿香之芬,所以开胃。方名曰正气者,谓其能正不正之气故尔!” 作者按:此方化湿而醒脾胃,方中厚朴辛温燥湿温中,下气除满,配伍姜汁令其温中的作用加强;苍术燥湿健脾,用米泔水浸可以缓和燥烈性,增强健脾作用;陈皮散寒,燥湿,利气,去皮内之白,取其性更专且纯;“发瘴之地,地土卑薄,阴湿之气恒盛,四时多热,阴燠之气恒泄,湿气盛则脾胃伤,阳气泄,则脾胃冷”,故方中配伍藿香、半夏,藿香芳香化湿、辟秽除瘴,半夏化痰降逆止呕。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具有和脾胃、止吐泻、温中、下痰饮之功效。 该方在用药特点上,方中用苍术、藿香芳香化湿,苍术偏于止泻,藿香偏于止呕;厚朴、陈皮理气化湿,厚朴偏于下气,陈皮偏于调中;半夏苦温醒脾燥湿;甘草益气和中,方药相互为用,以行气化湿,和胃止呕为主。 在用量特点方面,方中用药6味,芳香化湿药2味,苍术、藿香;理气化湿药2味,厚朴、陈皮;苦温燥湿湿药1味,半夏;益气药1味,甘草;其用量比例是2∶2∶1∶1。从用量分析,方药主治病是脾胃寒湿证。 瘴气,指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多指是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 疟疾是因感受疟邪,邪正交争引起的以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呕吐腹泻,神昏谵语,苔白腻,脉弦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 相当于西医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不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症见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纯白冻,伴有腹痛,里急后重,饮食乏味,胃脘饱闷,头重困重,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霍乱是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病发高峰期在夏季,能在数小时内造成腹泻脱水甚至死亡。症见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呕吐腹泻,神昏谵语,苔白腻,脉弦。方以青蒿素合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研究发现,不换金正气散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证)、感染性腹泻(湿蕴脾胃证)及化疗相关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寒湿蕴脾证)、口臭具有一定临床效果。 本文摘自《历代疫病中医防治试效方》。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历代疫病中医防治试效方》注评,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瘟疫暴发数以千次。在中华民族的抗疫史上,中医药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古代医家面对大规模疫情爆发,针对疫病“症状相似、染之即病、病机类同”的特点,创制了大量普济效方,应对疫情。因此,深入挖掘历代抗疫通治方,突出辨病论治,对于防治规模化疫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我们编写了《历代疫病中医防治试效方》一书。本书共筛选整理了56个历代抗疫方剂,按照朝代排序,每方分立方背景、药物组成、配伍分析、主治疫病、临床其他应用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治疫病重点突出该方剂对于疫病的防治应用,临床其他应用总结该方除疫病治疗外的拓展应用及推荐应用。撰写过程中,重视原文所述,尊重原方的面貌,并做适当阐释。本书力求让读者对防疫通治方在历代及当代的运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也希望从历代防治疫病的有效通治方中,挖掘适合群体化治疗的辨病通治方,为防治突发疫病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简介 朱向东,博导,教授,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院长。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席科学家仝小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老年病学学科带头人,主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养生康复学》《黄帝内经》《方药量效学》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余篇,主编和参编学术著作15部。 中医出版好书从不会埋没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历代疫病中医防治试效方》,作者:朱向东。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欢迎投稿唠嗑。●清瘟败毒饮,热毒疫的克星●千年中国抗疫史的精华,都在这本书里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gx/11334.html
- 上一篇文章: 倾听内心的声音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