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靠自己生命属于你

检查不成病千万别侥幸

异常小指标生病慢悄悄

耐心学一点减少大风险

劝君提升健康管理学习意识

耐心看一篇完整的健康科普

这对大家都好!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刘启泉教授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国外文献报道CAG特别是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者,胃癌的发病率高达9%~10%,在我国为7%。年,WHO将其列为胃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状态,在CAG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则属于胃癌的癌前病变。

  近10多年来,国内学者经过不断的努力,在CAG的治疗方面打破了以往认为胃粘膜腺体不可逆转的束缚,已探索出中医辨证论治的规律,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取得了可喜成就。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普遍得出中医优于西医的结论。中医治疗CAG,充分显示出中医辨证论治的实力及其科学和实用价值。笔者经过20年临床研究,探索出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理、法、方、药体系。认为CAG之病机有:气机郁滞,湿浊中阻,热毒蕴结,瘀血停滞,阴液亏虚。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润是CAG最基本的病机。导致胃失润降的因素不外气、血、湿、热、虚五种。因此,治疗上应重在一个“降”字。叶天士亦强调“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通降是胃腑生理特点的集中体现,降则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降则传化无由,壅滞为病。所谓“降”,就是通过理气,化湿,清热,活血,补虚,使气血调,壅塞通,郁滞消,使胃腑能受纳能和降。因此,治疗上应针对病机,根据临床证候分型论治。

  1.气机郁滞

  1.1.胃气壅滞证

  1.1.1.临床表现胃脘痞闷或胀满,或伴隐痛,嗳气频作,症状时轻时重,纳呆,烧心,进食后则嗳气更甚,大便不爽,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滑。胃镜显示:粘膜颜色呈灰白,或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同时有浅表性胃炎或食管炎,胃酸分泌功能正常或偏高。

  1.1.2.证候分析

  本证多见于CAG初期或由于某些因素CAG复发多伴有浅表性胃炎或食管炎存在。由于胃气壅滞,失于通降,故见胃脘痞闷、胀满等证。本证若为外邪所伤,则营卫不和,可与风寒或风热等表证同时出现。

  1.1.3.治则理气开郁,通降和胃

  1.1.4.方药胃安1号A方加减

  柴胡黄芩广木香香附枳实青皮白梅花香橼麦冬

  1.1.5.临床应用本方主要用于胃气壅滞病机较单纯者,若夹有外感表邪,风寒者宜加苏叶,荆芥;风热者加银花,芦根;挟湿者加白蔻仁,生苡仁化湿浊;嗳气者加半夏,菖蒲降逆化浊;纳呆者加鸡内金,茵陈开胃醒脾;疼痛者加元胡,白芍理气柔肝止痛。

  1.2.肝胃气滞证

  1.2.1.临床表现:

  胃脘痞闷,胀满,上支两胁,胸闷不舒,纳呆,烧心,嗳气,甚则小腹、后背均胀满不适,遇烦恼郁怒则痞闷更甚,善太息,精神抑郁,夜寐不安,大便不爽,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或弦滑。胃镜显示:粘膜颜色呈灰白,灰黄,或呈红白相间,可透见粘膜下血管。胃酸分泌功能正常或偏高。同时伴有浅表性胃炎,或有糜烂。

  1.2.2.证候分析:本证多见于CAG病程较短,或由胃气壅滞进一步发展而来。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肝胃气滞,胃失和降。肝郁不舒,则胀连胁肋,夜寐不安。

  1.2.3.治则:疏肝理气和胃消痞

  1.2.4.方药胃安1号B方加减:柴胡白芍广木香香附川芎青皮陈皮当归荔枝核

  1.2.5.临床应用:若有化热之势,舌苔中带黄或白而少津者,加公英、茵陈,疏肝清热,若伴胃脘疼痛者,加元胡、川楝子理气和血止痛,若胃阴不足者,可用“忌刚用柔法,胃安1号B方中减去辛燥气药,加用八月扎、白梅花、百合、麦冬等理气疏肝柔胃之品。

  2.湿浊中阻

  2.1.湿阻中焦

  2.1.1.临床表现胃脘堵闷,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口中粘腻无味,咽部不适,恶心,大便溏或大便不爽,舌暗红,苔腻,脉濡或滑。胃镜显示:胃内滞留液较多,粘液糊混浊,或见糜烂病灶。13C幽门螺杆菌检测(HP)多为阳性。

  2.1.2.证候分析本证乃湿邪阻滞气机,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升降失常所致。湿性粘滞,滞于胃腑,故见脘堵,胸闷,纳呆,湿邪下注大肠则大便溏薄或排便不爽。

  2.1.3.治则化湿和胃降逆

  2.1.4.方药胃安2号A方加减。

  菖蒲郁金茯苓白术厚朴花茵陈白蔻仁薏苡仁

  2.1.5.临床应用本方化湿和胃降逆,因脾喜燥恶湿,脾虚则水湿不运,故本证型临床较多见,临床上气滞与湿阻常同时并见,故本方多与胃安1号方加减运用。若湿邪有化热之势者加用公英,银花清热化湿解毒;气滞不降者加半夏,苏梗,枳实理气化湿降逆;纳呆加用佩兰,炒谷、麦芽化湿开胃;嗳气者加菖蒲,郁金,苏梗理气化浊降逆;伴恶心者加半夏,苏叶,黄连化浊降逆止呕。

  2.2.湿热中阻

  2.2.1.临床表现胃脘堵闷胀满,或有隐痛,嘈杂,口干,口苦,纳呆,恶心或呕吐,头重身重,或有低热,小便黄,大便不爽或便溏,舌暗红或舌红,苔黄腻,脉滑或弦滑。胃镜显示:粘膜灰白,或充血水肿,或见有胆汁返流入胃,粘液糊稠混浊,病理诊断:可见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13C呼气实验HP检测为阳性,胃酸分泌功能正常或偏低,癌胚抗原(CEA)阳性。

  2.2.2.证候分析:

  湿热壅滞胃腑,阻滞气机,胃气郁滞,致胃脘堵闷,嘈杂,等证;湿性粘滞,滞于胃腑,湿滞难化,则见纳呆,恶心;湿性重着,困于脾土,不能濡养四肢肌肉则见头重身重等。热邪耗伤阴液则见口干,口苦。

  2.2.3.治则化湿清热和胃消痞

  2.2.4.方药胃安2号B方加减。

  菖蒲郁金茵陈厚朴花公英连翘枳壳芦根黄连白蔻仁薏苡仁

  2.2.5.临床应用

  本证型为CAG常见证型之一,多由气机阻滞,或湿浊中阻发展而来,本证型乃CAG治疗之关键所在,若能使湿化热清则可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否则,湿热不除,则可致胃阴伤,胃粘膜糜烂甚至出血等。若伴有低热者,加银花,柴胡化湿清热;纳呆者加佩兰、炒谷、麦芽;恶心加半夏、藿香化湿降逆,伴肠上皮化生者加败酱草、广木香、白花蛇舌草、仙鹤草,仙鹤草有保护细胞免疫功能及免疫调节作用,清泻之中有固本之意;胃酸缺乏者加用沙参、石斛,天花粉;HP感染者加黄连、黄芩、白花蛇舌草。

  3.热毒蕴结

  3.1.胃热炽盛

  3.1.1.临床表现

  胃脘灼热痞闷,或伴隐痛,口干喜冷饮,或口臭不爽,口舌生疮,咽喉堵塞感或伴疼痛,或牙龈肿痛,口腔溃疡,或心烦不寐,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或滑数。胃镜显示:胃粘膜充血或伴局部糜烂,胃粘液稠浊,13C呼气实验HP检测呈阳性,胃酸分泌功能检测胃酸正常或较低。

  3.1.2.证候分析

  “气有余便是火”,胃腑气机阻滞,日久化热,故见胃脘灼热,口干,口臭,牙龈肿痛,心烦,便秘等症。此证型多见于CAG伴浅表性胃炎活动期,病理活检可见: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或伴HP感染。此型是CAG治疗的关键阶段,若能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使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逆转,否则病势进一步发展。

  3.1.3.治则清热解毒和胃降逆

  3.1.4.方药胃安3号A方

  银花连翘公英白花蛇舌草黄连沙参麦冬

  3.1.5.临床应用本证型多见于CAG与浅表性胃炎同时存在,且伴HP感染者。其治疗应以清热解毒为主,选用公英、连翘、虎杖、银花、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之品。对于扭转病势,防止热邪伤阴,抑制HP,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若牙龈肿痛者加栀子、生石膏清热泻火;咽部堵塞感,咽痛者加板兰根、苦参清热利咽;大便秘结加用瓜蒌、生地、大黄清热润燥通便;伴胃痛当加元胡、川楝子活血定痛;热盛阴伤者加天花粉、百合、生地;胃粘膜充血明显,伴糜烂者加地榆、仙鹤草、旱莲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者加败酱草、莪术、薏苡仁,薏苡仁有化湿健脾,消疣消肿,防癌抗癌之功效。

  3.2.肝胃郁热

  3.2.1.临床表现胃脘灼热或辣痛,心烦易怒,或五心烦热,嘈杂,泛酸两胁攻撑胀满,口干,口苦,大便干或便而不爽,舌红或暗红,苔黄脉弦滑。胃镜显示:胃粘膜明显充血水肿,或有小丘疹样隆起,或见胃粘膜粗糙。HP感染呈阳性。

  3.2.2.证候分析肝胃不和,气机郁滞久而化热,本证型由胃热炽盛或肝胃气滞型演化而来。热积中州故胃脘灼热,嘈杂泛酸,肝热犯胃则两胁攻撑胀满,口干,口苦。热伤胃络则见胃粘膜明显充血水肿,糜烂,胃粘膜粗糙。

  3.2.3.治则疏肝理气泄热和胃

  3.2.4.方药胃安3号B方加减

  银花公英柴胡黄芩白芍八月扎青皮栀子

  3.2.5.临床应用胃粘膜糜烂者加用花粉、地榆、仙鹤草;伴HP感染者加白花蛇舌草、黄连;伴肠上皮化生者加败酱草、广木香;大便干者加酒大黄、龙胆草清热通便;泛酸、嘈杂者加连翘、生石膏清热解毒;两胁胀痛者加元胡、川楝子、荔枝核理气通络止痛。

  4.瘀血停滞

  4.1.瘀血阻滞

  4.1.1.临床表现胃脘满闷或疼痛,痛有定处,按之加重,胸满口燥,夜间加重,或低热,或胃脘部有抽缩感,针刺感,舌质紫暗或青紫,或有瘀斑,脉涩。胃镜显示:胃粘膜呈灰白,可见粘膜下血管,局部有胃粘膜充血肿胀,粘膜粗糙。病理分析,可伴有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胃酸分泌功能减低或真性无酸。

  4.1.2.证候分析胃乃多气多血之腑。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机阻滞,湿浊中阻,日久皆可入络,胃络不通,而成瘀血之证。此证型多见于CAG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胃镜下活检,多伴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或出现瘀血与血虚,瘀血与气虚并见之候。

  4.1.3.治则理气活血化瘀消痞

  4.1.4.方药胃安4号A方加减。

  生蒲黄五灵脂当归川芎元胡桃仁枳壳柴胡

  4.1.5.临床应用若瘀血而兼气虚者加党参、黄芩、白术健脾益气,瘀血兼血虚者加红花、女贞子,熟地、山萸肉养血活血;疼痛较重者加九香虫、徐长卿、仙鹤草通络定痛;伴肠上皮化生者加败酱草、广木香、姜黄;伴异型增生者加莪术、白花蛇舌草、功劳叶;胃酸缺乏者加五味子、乌梅、山萸肉。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炎的一个慢性演化过程,久病必瘀,活血化瘀是CAG的必用之则,或主或次,随证而施。

  4.2.络伤血溢

  4.2.1.临床表现胃脘堵闷,口干,恶心欲吐,食后加重,头晕乏力,或见吐血黑便,或伴低热,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细,或见芤脉。

  血常规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减少,大便潜血可呈阳性。胃镜显示:胃镜基本改变加粘膜水肿明显,糜烂,可呈麻疹样外观。

  4.2.2.证候分析本证型可由瘀血阻滞发展而来,或患者误用辛燥中药治疗,或用其他化学药物,也可由于饮食煎炸粗糙食物而致。临床表现一是瘀血阻滞的血瘀征象,二是出血所致的血虚征象。

  4.2.3.治则清胃凉血止血化瘀

  4.2.4.方药胃安4号B方加减

  公英仙鹤草天花粉地榆黄连当归川芎柴胡三七粉

  4.2.5.临床应用若口臭便秘者加大黄、黄芩清热凉血;肝火犯胃者加栀子、龙胆草、清肝凉血;阴虚者加旱莲草、麦冬、女贞子养血止血。

  5.阴液亏虚

  5.1.胃阴亏虚

  5.1.1.临床表现胃脘满闷不舒或伴隐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花剥,脉细。胃镜显示:胃粘膜以白为主,可透见粘膜下血管,胃酸分泌量少。胃酸分泌功能测定,胃酸缺乏。血清胃泌素增高。

  5.1.2.证候分析胃属阳土,喜润恶燥,气郁化热,热伤胃津,或瘀血不去,阴津匮乏,均可使胃阴不足,阴津亏损则胃络失养,故见胃脘满闷,似饥而不欲食等证。本证型多由热毒蕴结,气机阻滞日久不愈迁延而成。也可因治疗过程中过用辛燥之品,或制酸药而致。

  5.1.3.治则滋养胃阴和胃消痞

  5.1.4.方药胃安5号A方加减。

  沙参麦冬生地五味子天花粉白芍炙甘草佛手

  5.1.5.临床应用若兼气滞者加香橼、八月扎理气消痞,兼郁热未消者加公英、芦根清热生津;胃酸缺乏加石斛、山萸肉、乌梅酸甘化阴;大便干结者加柏子仁、瓜蒌、玄参养阴润燥;肠上皮化生者加败酱草、广木香、白花蛇舌草;伴异型增生者加莪术、薏苡仁。

  5.2.肺胃肾亏虚

  5.2.1.临床表现胃脘堵闷不舒,纳呆或饥而不欲食,口干,咽干,咽有梗塞感,乏力,头晕,腰膝酸软或腰痛,失眠多梦,两目干涩,舌暗红或舌红少苔,脉细。胃镜显示:胃酸分泌功能测定:胃酸缺乏,基础胃酸,最大胃酸,高峰酸均低于正常。化验检查血清胃泌素增高。

  5.2.2.证候分析本证型常见于素有体阴虚之人,热伤胃阴,或久病中虚生化乏源,辛香温燥药物损伤胃阴,胃阴不足,母病及子,肺阴亦亏;金不生水,肾阴不足,日久而成肺胃肾俱亏之证。此证型多见于CAG病久,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较重者。

  5.2.3.治则养阴润燥和胃降逆

  5.2.4.方药胃安5号B方

  麦冬沙参女贞子旱莲草玉竹五味子泽泻山药山萸肉木瓜

  5.2.5.临床应用热象明显者加桑叶、天花粉、石斛、知母养阴润燥;口燥咽干,咽堵者加玄参、连翘清热养阴,阴虚夹瘀者加花粉、丹参、当归养阴活血;伴胸闷不舒者加佛手、白梅花理气和血。

  综上所述,CAG有一定的疾病规律及固定的辨证标准,用药规则。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胃痞病程长,易于反复以及气血、湿热虚实等复杂病机的演变及相互转化。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降,二调,三结合”的治疗原则,颇有指导意义。一降:指要和胃降逆,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在治疗中宜选用和中,益胃,降逆之药,或理气,或清热,或活血,总以和胃降逆为大法。二调:指调和脾胃,调和肝胃。胃痞,病位在胃,与脾肝二脏关系最为密切。脾与胃为表里之脏腑,肝与胃为相乘相克之脏腑。因此,胃痞的治疗要在和胃降逆法则指导下要健脾和胃,调脾胃之升降;疏肝理气和胃调肝胃之乘克。三结合: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宏观辨证与现代微观辨证相结合,基础治疗与阶段治疗相结合。三结合治疗法则既能使病证结合,提高治疗效果,又可随证化裁施治,以应临床上多变之证候。

  CAG病位在胃,要以通为用,以通为补,CAG病程长,反复难愈,治疗中要守法守方治疗,正如著名中医岳美中所言“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但要分清阶段,是初期还是后期,兼夹之有无,具体用药要灵活变通,随时调整处方、药味、用量,以求理法方药丝丝入扣。遣方用药全面考虑,理气不可过用辛燥,以防伤阴;活血通络应兼顾养血,慎用攻破逐瘀之品;清热须防苦寒攻胃;化湿应慎用温燥以防助热;养阴当防滋腻碍胃。应结合现代检测手段,根据HP感染、胃酸缺乏与否等情况病证结合,方能提高治疗效果。

您还可以在您手机应用里搜索荔枝收音机,随后







































白癜风初期治疗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jg/4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