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09第六章祛暑剂
——最有活力的中医学生社区—— 方名后红色☆→大纲要求考察的一级方剂。 方名后绿色☆→大纲要求考察的二级方剂。 方剂歌诀中蓝色文字→易错/易混。 方剂歌诀中绿色文字→本方君药。 方剂学第六章祛暑剂 :凡以祛暑清热药或祛暑化湿药组成,具有祛除暑邪的作用,用以治疗暑病的方剂,统称祛暑剂,属清法。 :暑邪致病。 :单纯中暑受热,治宜清热祛暑,选用苦寒合甘寒之品;暑病夹湿,应配伍祛湿之品,暑重湿轻,祛湿之品不宜过于温燥,以免伤津液;湿重暑轻,暑易被湿遏,清热之品不宜过于甘寒,以免阴柔留湿。 :祛暑解表剂、祛暑利湿剂、祛暑益气剂 : a.注意暑病本证、兼证和主次轻重。 b.暑热耗气伤津,治宜祛暑清热,益气养阴,主选甘寒清热养阴之或益气、甘酸敛津之品。 第一节祛暑解表剂 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 香薷豆朴治阴暑,祛暑解表化湿阻; 易豆为花加银翘,暑湿兼寒俱能除。 [.;.55] 香薷金银花鲜扁豆花厚朴连翘。 水煎服。 →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暑温夹湿,复感于寒[阴暑证]。 *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胸闷不舒,舌苔白腻,脉浮而数。 *君:香薷—夏月祛暑解表之要药; *臣:厚朴—行气除满,燥湿运脾; *佐使:白扁豆花—渗湿消暑; 银花、连翘—清热解表。 *香薷散→药性偏温,主治暑令感寒夹湿之证。 *新加香薷饮→药性偏凉,主治暑温兼湿,且有口渴面赤。 *香薷散:表寒+湿+中焦的症状[夏季贪凉饮冷伤脾胃之阳,中焦气机逆乱而吐泻]; *新加香薷饮:暑[热]+表寒+湿。 *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香薷散☆[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 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治脏腑冷热不调,饮食不节,或食腥、生冷过度,或起居不节,风冷之气,传于脾胃。 香薷鲜扁豆厚朴。 →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阴暑。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 *辛温表散与芳化苦燥之品配伍,外能散邪以解表,内能化湿和脾胃。 清络饮☆《温病条辨》 清络祛暑六药鲜,银扁翠衣瓜络添; 佐以竹叶荷叶边,暑热伤肺轻证安。 金银花扁豆西瓜翠衣丝瓜络竹叶荷叶。 →清热透暑 → *暑温经发汗后,暑证悉减,但头微胀,目不了了,余邪未解者。 *暑伤肺经气分之轻证。 *集诸植物药花、叶、皮之鲜嫩者,取其辛凉轻清,芳香祛暑,以清肺络余邪。 暑热轻证。 第二节祛暑利湿剂 六一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六一散用滑石草,解肌行水兼清燥; 益元碧玉与鸡苏,砂黛薄荷加之好。 滑石甘草。 →清暑利湿。 →暑湿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 *君:滑石6—味淡性寒,质重而滑,淡能渗湿,寒能清热,重能下降,滑能利窍,故能上清水源,下利膀胱水道,除三焦内蕴之热,使从小便而出,以解暑湿之邪; *佐使:甘草1—和其中气,并可缓和滑石寒凉之性。 *药性平和,清热而不留湿,利水而不伤阴。 暑[热]+湿。 *益元散→+辰砂{清心,解暑,安神}[暑湿证兼心悸怔忡,失眠多梦]。 *碧玉散→+青黛{清解暑热}[暑湿证兼肝胆郁热]。 *鸡苏散→+薄荷{疏风解暑}[暑湿证兼风热表证]。 *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外]祛湿敛疮。 *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朱砂: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 *青黛[包]: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止血;息风止痉]。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芳香辟秽;化湿和中。 桂苓甘露饮☆《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桂苓甘露猪苓膏,术泽寒水滑石草; 清暑化气又利湿,发热烦渴吐泻消。 [.55] *治伤寒中暑,冒风饮食,中外一切所伤,传受湿热内甚,头痛口干,吐泻烦渴,不利间小便赤涩,大便急痛,湿热霍乱吐下,腹满痛闷,及小儿吐泻惊风。 茯苓炙甘草白术泽泻官桂石膏寒水石滑石猪苓。 →清暑解热,化气利湿。 →暑湿证。 *发热头痛,烦渴引饮,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 *本方甘寒清热与淡渗利水合法,清利并举,利中有化,祛邪不伤正。 暑[热]+湿[二者都比六一散重]+寒。 *方含“三石”→滑石;石膏;寒水石。 *滑石[包]:[内]利尿通淋;清热解暑;[外]祛湿敛疮。 第三节祛暑益气剂 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津伤; 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48] *湿热证,湿热伤气,四肢困倦,精神减少,身热气高,心烦溺黄,口渴自汗,脉虚者。 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 水煎服。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暑热气津两伤证。 *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君:西瓜翠衣—清热解暑,生津止渴; 西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 *臣:荷梗—助西瓜翠衣清热解暑; 石斛、麦冬—助西洋参养阴清热生津; *佐使:黄连、知母、竹叶—清热泻火除烦; 粳米、甘草—益胃和中,调和诸药。 *若暑热较高→+石膏→清热解暑; *暑热夹湿,苔白腻者→-麦冬、石斛、知母,+广藿香、六一散→增强祛湿; *暑热不盛者→可去黄连; *小儿夏季发热→-黄连、知母,+白薇、地骨皮。 *本方因有滋腻之品,故暑病夹湿者不宜使用。 *清补并用,邪正兼顾,使热清而不伤阴,补虚而不恋邪。 暑[热]+气虚+阴虚[津伤]。 ——内容来自《中综知要》—— 持续更新中,敬请白癜风可治愈吗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jg/433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释名
- 下一篇文章: 中药的名字都有什么含义210味常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