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中医的标准是什么
小编导语 一个患者眼中的好大夫,和一个中医爱好者眼中的好大夫,是什么样子的? 他们对好大夫的期望,和执业医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否一致呢? 我们来看看范英志老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他眼里,什么才是一个好的中医大夫。 作者:银小哨 “一个好的中医大夫,首先看他有没有‘中道’思想,然后看他是否可以通过‘五行生克’的方法论,以及通过‘舌脉症’的诊断方式,去把‘中道’思想落地。” 范英志在英国的时候,还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方证相应”。他看了大量的日本经方家的著作,稻叶克、汤本求真、大塚敬节、矢数道明这些名家的书他都看了很多遍,连这些医家书中引用的参考书籍,他都一本本地死磕过。 范英志想了下,拿出他的IPAD,迅速地点了一遍,我看到了一个“日本方证相应”的文件夹,里面全都是PDF版方证相应的书。范英志冲我摇摇头,看了这么多方证相应的书,他觉得没看到框架,全是碎片化的知识。在这个思路下,有无穷无尽的症,需要背诵下来,才能临床使用,少背一个症,或许就治错一个病。 范英志觉得这样还是不对,不成体系。 那什么是体系? 范英志想了想说,体系是临床的思路模式,既包括形而上的“中道”体系,也包括接地气的“舌脉症”诊断方式。 一个好的中医大夫,首先看他有没有“中道“思想,然后看他是否可以通过“五行生克”的方法论,以及通过“舌脉症”的诊断方式,去把“中道”思想落地。 这才是好的中医思维模式,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我让他给我细讲讲什么是“中道”,范英志反问我——你说中医的终极问题是什么? 我只能等着他自问自答。 范英志说,中医哲学,是从万物抽象出来规律,去寻找和表达“中道”。“中道”这个词太过抽象,儒释道三家几千年来都在不断试图表述什么是“中道”。 但其实《黄帝内经》里讲过,从一到九这九个数字,被称作“至数”(至数指终极的意思),高度概括了“天地人”的三者关系,也蕴藏了对“中道”的终极解释。本质上,这九个数字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 在九个数字里,“六”,代表的是“律”。“五”,代表的就是“中道”。 再具体点讲。中医讲的阴阳,是表达一种客观状态,阴是”不及”,阳是”太过”,阴阳其实就是“六律”。“六律”是客观规律,比如在人体,有生理的规律,有病理的规律;在自然界,有太过的规律,有不及的规律。但是这些客观规律是怎么流动起来,形成这个世界变化,形成我们人体的健康与否的状态呢? 是通过“五行生克”的方法论,去实现这个流动,去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这个阴阳平衡的状态,就是“中道”。 范英志在学习日本经方家的理论过程中,慢慢地认识到他们的局限。日本的经方家不用“五行生克”的方法论去指导临床,仅仅是从“方证相应”里不断总结症状,以及通过腹诊佐证(腹部按压诊断),医生的思路,很容易走偏。 比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方子,既包括治寒,也包括治热。如果医生脑子里不能抽象出来一个中道,就没有办法做出判断。厚朴麻黄汤、泽漆汤、栀子豉汤、白虎汤、百合地黄汤、小柴胡汤,等等,其实都可以治疗温病。怎么去使用这些方子,大夫的思路应该是看生病的人,而不是病的症状。 范英志觉得,中医本质上要哪里治疗白癜风病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jg/3869.html
- 上一篇文章: 百草味道张琼Hope厚朴
- 下一篇文章: 中医治疗急性咽炎,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