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厨好鱼好食材
鱼,很多人都喜食,古人也同样,在元朝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中有这样两款关于鱼的记载,黄鱼和石首鱼。 黄鱼 味甘,有毒。发风动气,不可与荞面同食。 黄鱼:有人以为此处黄鱼即阿八儿忽鱼,并引《本草纲目》鳣鱼条加以证明此条系复出,但译者以为此处黄鱼当指“黄颡鱼”。因古今称之为黄鱼的虽有石首鱼、鳣鱼、黄颡鱼,但石首鱼(又称大、小黄花鱼)、鳣鱼(又称阿八儿忽鱼),本书已另列条目加以说明,此处之黄鱼应为黄颡鱼。另外《饮膳正要》在写作中极可能受到《食疗本草》的影响,而《食疗本草》中就分别列有石首鱼、黄鱼(即鳣鱼)和黄赖鱼(即黄颡鱼)三种可以称之为黄鱼的鱼,可见孟诜并未将三者混淆;且《日用本草》也有黄颡鱼能“发风动气”之说。所以将此条目的黄鱼视为黄颡鱼还是有道理的。性味甘,平,能利小便,消水肿,敷瘰疬。《日用本草》:“发风动气,发疥疮病人尤忌食之。 有毒:黄颡鱼肉无毒,但黄颡鱼类的背鳍刺和胸鳍刺均有毒腺,被刺后立即发生强烈灼痛,常因穿刺造成撕裂伤、出血、局部肿胀,并引起发烧,患处剧痛。 不可与荞面同食:存疑待考。 黄鱼味甘,没有毒。能引发气病,不可以与荞麦面一同吃。 石首鱼 味甘,无毒。开胃益气。干而咸者,名为鲎。 石首鱼:指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①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Rich.),又名大黄花鱼。多活动于海水中下层,有洄游习性。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浙江舟山群岛最多,黄海很少见。②小黄鱼PseudosciaenapolyactisBleeker又名黄花鱼、花鱼、古鱼、大眼。形状和大黄鱼相近面小。体长约20厘米。有洄游习性。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石首鱼性味甘,平。人足阳明、少阴经”。(《本草撮要》)主要的功效是治疗下利,可以明目,填精,安心神。和莼菜一同做成羹,能开胃益气。 鲎(hou):此处之“鲎”应当为“鲞(xang)"因为鲎系指节肢动物鲎鱼,或节肢动物鲎虫(水鳖子)。而用黄花鱼晒制而成的干鱼则称之为鲞鱼。 石首鱼味甘,没有毒。增强食欲,益气。用盐腌制后晒干的首鱼叫做“鲞”。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jg/2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厚朴基金担纲中国农业大学校友股权投资基
- 下一篇文章: 首旅旅行上半年最美花期时刻表跟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