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灵芝

天津市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医疗、科研工作30多年,对妇科临床常见病、疑难病有一定的治疗经验。擅长治疗、闭经、不孕症、外阴白斑,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更年期综合征、功血、习惯性流产等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出诊时间:周一、周三、周五、周日全天。

前几天门诊时有一个病人,16岁学生,曾有痛经,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患者有半年未发作。但最近复发了。通过与患者深入沟通发现,她痛经的病因是期末考试正值经期,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等引起复发。这是怎么回事呢?

痛经有多种病型

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者影响生活和工作。痛经多见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气血虚弱、肾气亏虚等病型。寒凝血瘀的痛经患者多手脚不温,小腹发凉,得热则舒,就是老百姓说的“宫寒”;还有一部分病人平素心情抑郁,易紧张,心烦易怒,恼怒伤肝,引起肝郁,表现为两肋胀痛,痛经随着情绪变化而时轻时重,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紫黯有块,块下痛减,可以见到舌下有瘀络,血管增粗扩张,这就是属于气滞血瘀的痛经患者。在治疗上以活血化瘀,理气行滞为主。气血虚弱,肾气亏虚患者一般是属于不荣则痛的范畴。

气滞血瘀痛经的调理

肝郁试试五花茶

心情不好、压力大的人可以试试“五花茶”,月季花、玫瑰花、绿梅花、合欢花、厚朴花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因肝郁引起的睡眠不好,可以用一些合欢花泡水喝。

中草药

对于重度痛经患者医院检查治疗。

中成药

可选用:逍遥散、玄归滴丸。外治法针灸、艾灸、穴位贴(三九贴)、耳针、中药灌肠等。

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穴位:

子宫穴——婴儿天地

下腹部,脐下4寸,旁开3寸。

调经理气,升提下陷。

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痛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不孕症等。

神阙穴——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

脐中。

回阳救逆、开窍苏厥,健脾胃、理肠止泻。

月经不调,痛经,女性不孕。

关元穴——补一身元气

在下腹部,脐下3寸,前正中线上。

温肾固精,益气回阳,培元固本,理气和血,通调冲任及强健作用。

月经不调,痛经,女性不孕。

三阴交——妇科要穴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保健和胃,调补肝肾,调理经血,主生殖的作用。

月经不调,痛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不孕症,失眠,荨麻疹等。

足三里——后天之本,气血之源

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横指。

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艾叶乃纯阳之性,火本属阳,两阳相加,更增其温热之力。而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温灸腹部,以达散寒除湿,温通胞脉,调理冲任,缓解“不通”“不荣”,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用自身健康的细胞去抵抗和修复受损的细胞。

敲打胆经

每天在大腿外侧用力敲打,每天敲左右大腿各两百下。晚上11点至凌晨1点是气血进入胆经的时候,敲胆经不应该在这个时间段进行,对身体不好。利用白天的时间敲胆经是比较安全的做法,每天每条腿只要几分钟。

对于痛经的朋友,大家一定要保温,避免寒凉食品,保持精神愉快,气机畅达,使痛经病症早日康复。

本文来源--健康周报中新药业天津第六中药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jb/10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