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专业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znlvye.com/

有人跟我说,你们中医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创新。

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中医保残守缺,怪不得相信中医的人,越来越少。

对此,我想说,不是中医不创新,更不是中医不发展,而是中医的经典理念、经典方剂,你修正不得,也无需更改。真理就摆在那里,你照用就行。

这好比地球是圆的,你无论什么时候说,它都是圆的一样。

比如,今天我给你说这个方子,简简单单四味药,却是中医千百年来碰不得,也改不了的经典方子。这就是苓桂术甘汤。

它的组成,非常简单,4味药。

它的作用,是温阳化饮,健脾利水。

来吧,太多的理论,无须多讲,我给你说个小故事,你就知道它的妙处了。

话说有一个女子,当时32岁。

什么毛病呢?就是胃里头胀胀的,十分不舒服。到底为啥胀,她不清楚,但感觉里头有水。因为走路或者身体活动的时候,她能听见胃里头有振水的声音。

该女子隐隐觉得,自己的胃肯定是不好了,于是用了不少健脾养胃的药,包括香砂六君子丸等等,她自己也尝试过。但效果,始终不好。

后来,这个状态持续了大半年,医院看看。这一看不要紧,发现有胃下垂。胃不在原来的位置,跑下面来了。

这可怎么办好呢?患者决定投中医试试。

患者舌苔白滑,脉象濡缓。患者说了,胃下不下垂没关系了,只要能让她不再胃胀,不再有恼人的振水声,就可以。

了解全部情况以后,给她开了一张方子: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木香,厚朴,枳壳

结果,3剂以后,患者来告,说胃部感觉十分舒畅,憋胀感大大减轻。这时候,方子稍作调整,继续服用3剂。患者自此诸证悉平。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非常简单,就是中阳不足、水饮停胃。

你看,这个人胃里头,有振水声。我们正常人,是不会有这个现象的。因为我们的脾胃,可以运化水湿水谷,喝进来的水,经过脾胃的运化,早就被输送出去了,不会停聚于胃的。

那现在,这个患者,胃里头水液就停聚在一起了。其原因,就是脾胃运化得不好,运化功能失常了。

那么,为啥失常呢?中医理论认为,是你脾胃中焦的阳气不足了。尤其是脾阳,太虚弱了。脾胃阳气不足,脾胃哪有力量运化水湿呢?这就好比天上没了太阳,地上的水,何时才能蒸发干净呢?那是遥遥无期啊。这都一个道理。

种中阳不足、水饮停胃的状态持续下去,会令患者的脾越来越差。脾气虚弱到一定程度,无法固摄和支撑脏腑的位置,于是患者就胃下垂。

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补充和温通患者的脾胃阳气,然后辅助化散水饮之邪。

你看当时的配伍,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木香,厚朴,枳壳

这里头,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利湿。一燥一利,水饮无处可藏。桂枝温通脾胃阳气,温阳化湿,如阳光普照,水湿化散一空。在这个基础上,配合木香、厚朴、枳壳来行气消胀,缓解患者胃胀的症状。

你看,通过这么一番调理,患者的问题就解决了。

苓桂术甘汤的基本功效,就是温阳化饮、健脾利水。治的,就是中阳不足所致的痰饮。就是说,这个人啊,中焦脾胃阳气太虚少了,以至于水湿不化,形成痰饮。痰饮停于胃肠,那患者就有振水声。

此外,受水饮内停的影响,患者还可能胸胁满胀、头晕目眩、心悸心慌,甚至气短咳嗽。但舌苔,总是白滑的。脉,往往是弦滑的。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就得用桂枝温通中阳,用茯苓和白术除湿利水健脾。如此,水饮化去,阳气复来,问题就解决了。

苓桂术甘汤的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如果确实有水饮停胃的问题,那么先用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再去健脾益气提升气机,这样做是正确的顺序,对治疗有益。如果前后倒置,反倒效果不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tp/12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