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县最全农业生产防寒防冻指南建议收藏
白癜风如何治愈 http://pf.39.net/bdfyy/bdfhl/181211/6706972.html连日来为了积极做好农业生产应对冬季昼夜温差大以及低温寒潮等天气的防范工作余庆县农业农村局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引导农户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以降低灾害性天气 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据了解,此次技术指导重点围绕群众在农业生产中面临的技术问题,针对蔬菜、油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如何做好农作物田间管理,幼龄茶和果园的冬季管护,以及畜禽、水产落实防寒保暖,仔畜禽保育、饮水系统防冻以及饲草料等。同时提醒农户要应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进行指导,加强田间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农作物抗寒能力,提升当季产量和质量。 下面,余庆君为您准备了油菜、茶园、食用菌、蔬菜、中药材、果树和畜禽低温防冻技术措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冬季农业生产应对低温雪凝分类指导技术措施 一、油菜低温防冻技术措施 1.增施磷钾肥及腊肥。一般每亩配合氮肥施用10~15公斤磷肥、5~8公斤钾肥后,油菜植株抗寒效果好。每亩施猪牛粪~公斤作腊肥,不仅能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同时还可以起到冬肥春用的效果。低温冻害前后,浇施低浓度稀薄人粪尿,以增加土壤溶液浓度,减轻冻害,同时可使受冻油菜迅速恢复正常生长。 .中耕培土。结合施腊肥在土壤封冻前中耕、除草和培土,尤其是高脚苗,培土壅蔸后,根茎变短,有利于保暖。培土宜在封行前进行,但注意不能伤到根系,否则就会造成烂根死苗。土以培至第一片叶基部为宜,这样既能直接保护根部,又能预防后期倒伏。 3.覆盖防寒。冷空气来临前,撒施谷壳灰、草木灰、火土灰、麦糠于田间,或用稻草、谷壳等作物秸秆覆盖行间保暖,可减轻寒风直接侵袭,提高地温~4℃,从而减轻冻害。也可在将稻草等轻轻盖在苗上,减轻叶部受冻,冷空气后随即揭除,促进油菜恢复正常生长。 4.适时灌水防寒。在寒流来临之前,及时给油菜田灌水,能避免地温大幅度下降,缓解冻害程度,对防止干冻效果更好。冰冻过后,应及时清沟排水,以免因渍水伤根。 二、茶园低温防冻技术及补救措施 (一)茶树育苗圃 冷空气来临前仔细检修苗圃拱棚支架和盖膜,保障抗压抗风能力,发现损坏应及时修复。此外,园坎、梯、沟、路等也要进清理,防止水土流失,及时排水,以防湿害。 (二)生产茶园 1.蓬面覆盖。冷空气来临前在茶树蓬面覆盖遮阳网、地膜或无纺布可防止新叶表面和枝条结冰,降低凝冻的危害。 .铺草培土。在幼龄茶园或行间距大的茶园茶行间覆盖厚10cm左右的稻草、杂草等农作物秸秆,能在低温天气提高土壤温度~3℃。结合清沟在茶树根部培土保护根颈部,对茶树防冻有利。 3.喷防寒剂。对已移栽成活、叶面有一定吸收能力的茶苗,在冷空气来临前叶面喷施防寒剂,可增强茶苗自身抗寒能力,进而起到一定的防寒作用。 (三)补救措施 1.及时扫雪采收 雨雪天气停止,已开采的茶园及时用质软带叶树枝扫去茶篷积雪,缩短积雪覆盖时间,减轻积雪融化对新芽的进一步冻伤,并及时采收无褐黑色,无干枯状的可利用嫩梢。 .及时修剪 茶树受冻严重的,必须剪去死枝,使之重发新枝。修剪时间应在气温回升不会再引起严重冻害后再进行,修剪深度根据受冻程度轻重不同而异,以剪口比冻死部位深1-cm为宜。对于受冻较轻如只有叶片边缘受冻的茶树则不必修剪。 3.加强肥水管理 受冻茶树修剪后应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茶树受冻后损耗了体内较多的营养物质,必须及时补给才能恢复生长和发芽。以施茶叶专用速效追肥为主。 4.留养春夏新叶 茶树受冻进行修剪后,春茶后期留一叶采,夏茶也应适当多留叶。 5.及时进行茶苗补植 新植茶园的幼龄茶树冻死后,须及时进行茶苗补植,应尽早开展茶苗的购买调运工作,以确保茶苗的及时补植。 三、食用菌低温防冻技术措施 (一)设施栽培食用菌防范措施 1.育菌与出菇厂房。根据不同品种食用菌的生长特点调节到最适合的生长温度。 .育菌大棚。将正在发菌的菌棒堆集在一起,并用塑料膜覆盖保温,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棚内进行升温。 3.保护棚内温度。关闭出菇大棚,堵塞缝隙,尽量减少缝隙散热,减少进出菇房的次数,这样可使菇棚(房)内比外界的温度高3~5℃,基本可以保证维持菌丝的活性。 4.立即停止喷水。尽量保持料面干爽(因低温时食用菌菌丝体都进入冬眠状态,如喷水容易死亡)。 5.加强保温管理。可以在大棚内扣小拱棚;棚外加盖薄膜、草帘等覆盖物等保温除湿。棚内底部用塑料薄膜作围裙,以减少底部的冷空气侵袭。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加温,提升棚内温度。 6.辅助升温。根据大棚面积设堆,气温降至3℃左右时点火发烟,既可防止热量扩散,又可使食用菌大棚升温,或食用菌“智能型防霜冻烟雾发生器”。 7.加固棚架。根据冻雨发展态势,必要时,采取移除覆盖物等措施,以减少菇棚承压,防止冻雨造成菇棚到塌,保棚减少损失。检查并加固棚架,防止菇棚倒塌。 8.开沟排水。在菇棚四周开挖排水沟,保持排水顺畅,避免雨水、雪水对菇料的侵袭。对可采收或即将采收的食用菌进行抢收;做好保温增温工作; 9.防止“人菇混居”。菇棚要在雨雪来临之前做好人员撤离工作,确保菇农生命财产安全。 (二)露地或简易棚栽培食用菌防范措施 对于露地栽培或简易大棚栽培的食用菌种类,如木耳、大球盖菇、羊肚菌、冬荪等食用菌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措施: 1.在出菇床面覆盖稻草、薄膜、制作小拱棚等保温。 .根据出菇场面积设堆,气温降至3℃左右时点火发烟,既可防止热量扩散,又可使食用菌大棚升温,或食用菌“智能型防霜冻烟雾发生器”。 (三)雨雪后处置措施 1.排除积雪,清沟排水。 (1)露地栽培的食用菌(代料黑木耳、半地下室栽培香菇),要排除冰雪融化后的田间积水,尽量减少菌棒(菌床)雪水浸泡时间,防止菌棒内菌丝缺氧,活力下降,菌棒出现软化烂棒。 ()设施栽培或工厂化栽培的,应及时清除菇棚(房)顶部及周围蓄积的冰雪,防止菇棚倒塌。在菇棚四周开挖排水沟,保持排水顺畅,避免雨水、雪水对菇料的侵袭。 .做好栽培场所通风工作。保持空气新鲜,降低湿度,减少病害。如发生病害,及时隔离管理或无害化处理。 3.待气温稳定回升,及时清理菇床,清除死菇。菌丝恢复生长后,恢复日常管理。 四、蔬菜低温防冻技术措施 (一)预防措施 对能采收上市的蔬菜抓紧采收上市。做好蔬菜生产投入品的储备,以利冷空气过后及时恢复生产。雨雪天气到来前的低温期严禁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减少整枝打叉,避免植株伤口在低温高湿环境下感染发病。 1.露地蔬菜。低温发生前,及时清沟理墒,防止田间积水。可喷施叶面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可中耕培土,疏松土壤,提高土温,保护根部,培土深度5~10厘米;低温来临前一天下午,每亩可用~公斤稻草、麦草等均匀覆盖在菜畦和蔬菜上减轻冻害,或地膜轻覆在蔬菜上防晚霜危害;降温前可喷施植物抗寒剂等预防。 .大棚蔬菜。加固大棚,防止设施破坏。幼苗期加强低温炼苗,增强植株抗寒能力。可采用地膜、中棚膜、大棚膜分别进行多重覆盖保温防寒,由于中棚与大棚间隔有空气,可明显地提高棚内温度;多层覆盖和阴冷天气易致光照不足,有条件的要及时准备植物生长灯等补光设备,必要时适当补光。有条件的大棚可用火炉、小锅炉、加热风机等补充热量。在低温冻害来临前叶面喷施防冻液或低温保护剂等。 3.春早熟蔬菜。及时抓好育苗和苗期管理,落实苗期增保温措施。生产阶段,低温冻害发生前应及时铺地膜,搭小拱棚保温;叶面喷施防冻液,配方为每15公斤水加尿素、磷酸二氢钾、红糖各50克、0.%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克搅拌均匀后喷于蔬菜叶的背面,每5~7天喷1次。 (二)低温雪凝后管理措施 1.受冷害的蔬菜植株比较弱,需要及时施肥来补充营养,最好施用腐熟农家肥,促使植株恢复生长。 .对苗期地上叶片枯萎死亡、但能出新叶的,要及时清理枯叶,促进新叶快速生长。对倒伏、受伤植株,要及时清理折断残枝,扶苗加固,根据蔬菜种类和生长期等及时中耕、追肥,恢复生长。 3.蔬菜受冷害后,抗病能力明显下降,冷害后,棚室可用霜脲百菌清烟剂或腐霉利烟剂,于傍晚密闭熏蒸6-1小时;露地蔬菜应及时喷施30%甲霜·噁霉灵水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等预防性药剂。 4.受损设施要及时修复。对于低温凝冻造成损伤绝收,或低温造成提早春化,严重影响生产的要及时补种改种。 五、中药材低温防冻技术措施 (一)低温抗冻栽培防治措施 1.覆盖防冻。对于根茎类中药材,如:白及,重楼,太子参,丹参,天麻,党参,山慈菇,玉竹,黄精,桔梗,续断等,可利用覆盖法,预防低温对中药材的危害。具体方法:覆盖8-10厘米稻草、茅草、秸秆等遮盖于药材植株行间,既可阻挡冷风侵袭块根,减弱冻害,又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保墒增温作用。对于草本药材幼苗的防冻,如前胡,板蓝根等,应先覆盖一层草木灰,再用塑料薄膜扣棚保护。对木本药材幼苗的防冻,可用稻草或麦秸将整树捆包,近地面骨干处培土并压紧。 .培土防冻。结合中耕、清沟进行培土,即在植株根部培上较干燥的土壤(藤本、木本类药材培土40-60厘米高),使其根系的深度相应增加,避免或减轻低温冻害对根系造成伤害。 3.树干刷白防冻。对于木本及灌木类中药材,如:花椒,杜仲,厚朴,吴茱萸,香樟,钩藤等。可利用白色对光的反射作用,刷白树干,缩小树体的日夜温差,避免树干冻伤。用于刷白的涂白剂配方为:生石灰1.5千克、食盐0.千克、硫黄粉0.3千克、油脂少许(作用是避免雨水淋刷)、水5千克,拌成糊状溶液即可。 4.化学防冻。在萌发初期,叶片没有完全展开前,使用具有抗冻功效的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例如:黄腐酸叶面肥碧护,花宝,狮宝蓝等。其原理是叶片及萌芽通过对肥料的吸收,增加细胞的渗透压,减轻冷害对中药材的危害。 5.重施底肥。在泥土封冻前,每亩施0-千克腐熟农家肥于药材植株行间。这样不仅能起到提高地温、防冻保暖作用,又能起到冬肥春用、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 (二)灾后恢复管理措施 1.及时剪除受损枝叶,采用助剂解冻法。对于叶、花类中药材,如石斛,金银花,鱼腥草等,冷害出现后及时摘除和修剪冻伤的枝叶。 .加强田间管理。受冻中药材修剪后应加强肥水管理,增强苗势,追施速效氮肥,撒施草木灰等措施,可促进受冻药材作物快速恢复生长。做好清沟排水,进行浅松土,降低田间湿度,有利土壤升温,使植株迅速恢复生长。 3.病虫害防治。受冻药材植株长势差,抵抗力较弱,易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应及时喷洒布津、百菌清、大生等进行防治。 六、果树低温冻害预防和补救措施 (一)低温冻害预防措施 1.加强果园管理。管理精细,施肥水平高,修剪及时,无病虫害的果树,树体内养分积累多,树势强健,抗低温能力强。要精细管理,在生长后期控制氮肥施用量,控水、摘心,多施磷、钾肥,促进早停长,及时修剪,使树体枝条充分成熟,以提高抗冻害能力。 .培土增温。冬季在树脚根际培土,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温,可以保护根系和根颈不受冻害。 3.包扎和覆盖。可采取稻草包树干、稻草覆盖树盘或薄膜覆盖树冠以防冻害。 4.喷布抑蒸保温剂。在树冠上喷布石蜡类有机化合剂能有效地在树叶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叶片水分蒸发,提高叶内组织生命活动力,提高树体自身抗寒防冻能力。 5.积雪摇树。常绿果树在下大雪时容易被积雪压裂、压断大枝,严重影响产量,下雪时摇树和及时打落树冠积雪,以防大枝损伤或断裂。 (二)冻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1.冻后修剪。如只是叶片冻坏、枝梢完好,春季可适当剪除被冻坏的叶片;如小枝冻坏,则需剪除被冻坏的枝梢;如主侧枝冻坏,皮层开裂,还需锯除冻坏的主、侧枝。刚受冻的枝梢上,受冻与未受冻部位的交界处不明显,对主、侧枝及枝梢的剪除时间要掌握在春季温度回升后,从受冻交界明显处剪除,剪口用石流合剂涂抹作保护。通过修剪,使树体萌发新的壮梢而恢复树势。对冻害已明显确诊为严重的植株,应及早挖除,重新种植。 .及时中耕。解冻后及时对树盘进行浅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生长,恢复树势。 3.勤施薄肥。果树被冻后,输导组织被破坏,养分、水分的吸收和运输功能弱,蒸腾、光合、呼吸作用都受到影响。在对被冻害枝叶进行修剪处理的同时,还需加强土壤管理,增施肥水,促进伤口愈合和新枝叶抽发,尽快恢复生长。 4.病虫害防治。果树受冻后,树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树势减弱,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下降,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其重点是防病。 七、畜禽养殖场(户)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一)后勤保障措施 1.各畜禽养殖场(户)要抓好水、电、路和畜禽圈舍等基础设施的全面检修,对破损畜禽舍及时进行加固,防止倒塌,如遇下雪,要及时清除积雪,防止压塌圈舍。 .准备好发电机和一定数量的油料,修建贮水池,随时贮满水,供水管道用保温材料包扎,防止水管冻裂。 3.各畜禽养殖场(户)要根据本场(户)畜禽养殖规模实际情况,提前做好饲草饲料的储备工作,防止由于极端天气可能产生的饲草饲料供应和运输困难,造成饲草饲料缺乏,影响畜禽御寒。 (二)生猪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生猪防寒保暖重点是母猪的产房和仔猪保育舍。一般应做到适当增加猪只饲养密度。寒冷天气在同一圈舍内一般应比平常增加1/3的猪只,但饲养密度也不宜过大,以免猪只间发生打斗现象。 .采用供暖设施设备保温。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在猪舍内安装如大功力灯炮、红外线保温灯、仔猪保温板、远红外加热仔猪保温箱、浴霸灯等增加舍内温度。 3.加热饮水。一是将猪的饮水加热后倒入食槽;二是应用热水拌料,湿度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并即拌即喂;三是在加热饮水中添加适量葡萄糖(每公斤饮水中加0克),让其饮用。 4.适当增加饲料能量。严寒冬季,猪需要的能量和饲料量大幅增加。怀孕母猪每头每天增加饲喂1公斤饲料,其它生猪(仔猪、小猪、肥猪、泌乳母猪)应充分供料,让其自由采食。也可在原饲料基础上增加10-15%玉米、小麦、糙米等能量饲料或添加适量油脂,提高饲料能量浓度。 5.加强饲养管理。重点是加强哺乳仔猪的管理,防止冻伤、冻僵、冻死,让初生仔猪尽早吃上初乳,并加强仔猪的补料;勤清猪舍粪尿,尽量少用冷水冲洗,保持舍内干燥。 (三)家禽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做好禽舍保暖。在低温条件下,可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关闭门窗,加挂塑料布或彩条布、饮用温水等方式进行防寒保温,使禽舍温度不低于3℃。 .适当增加饲料能量。适当增加日粮中能量饲料比例,可在原饲料基础上增加10-0%玉米,并根据体重大小适当增加喂料量,气温回升后再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喂料水平。 3.保持环境干燥。为了保温,禽舍内通风量小,水分蒸发量减少,墙壁、棚顶或屋顶会凝结大量水珠,致使舍内湿度增大。因此要强化管理,保持禽舍内清洁和干燥,及时维修损坏的水槽,加水时切忌过多过满,严禁向舍内地面泼水等。 4.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由于气温较低,禽舍门窗关闭较严,通风量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聚集,易诱发家禽的呼吸道等疾病。在中午天气较好时,应开窗通风,既要保温,又要适当通风;及时清除禽舍内的粪便和杂物,尽量少用冷水清洗,保持适中的饲养密度,保证舍内氧气充足。 (四)肉牛、肉羊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调整饲养方式。减少外出活动时间,避免牛羊在舍外受寒挨冻,造成生病或冻死。确需舍外放养应选择在上午11时-下午3时之间。 .做好栏舍防寒保暖。圈舍应用塑料布或彩条布等封闭,关闭门窗,防止贼风侵袭;窗户的玻璃应保持干净,以利采光。犊牛、羊羔及分娩牛羊圈舍内可生火取暖,有条件的可安装红外取暖灯。 3.适当增加饲料能量。提高精饲料的供给量,母牛每日补喂1-千克精料,羊的精料供给量应比平时提高0%,同时可增喂青贮料、胡萝卜等多汁饲料,有条件的可喂给混合精料,适当添加食盐。 4.饲喂热粥料和热水。精料最好制成38℃左右的热粥饲喂,这样不仅适口性好且易消化,可增强机体的抗寒力。同时供给充足、温度适宜的饮水,水的温度在37℃为宜。 5.加强饲养管理。在圈舍内辅上垫草,并做到勤换草、勤打扫、勤除粪,尽量少用冷水清洗,防止将冷水冲洗到畜体上,保持适中的饲养密度,保持舍内空气流畅。 6.适当运动和刷拭牛体。天气晴朗时,将牛放出舍外,并刷拭牛体,既可预防皮肤病和体外寄生虫病的发生,又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抗寒能力。 (全媒体记者李宁陈杰)推荐阅读 余庆县发出倡议:就地过年 余庆新增多条公交线路!试运营走向、站点、票价...… 余庆集中开工46个项目清单来了! 回眸“十三五”,喜看余庆城乡新变化 余庆迎来“01年第一场雪” 监制:贺春雨总编:徐启俊审核:陈金杨菲穆明飞编审:陈晓兰周磊编辑:王勇投稿邮箱:jry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tp/11580.html
- 上一篇文章: 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三消饮干预糖尿病的机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