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壬寅年的新冠预防方,请收好
明医良药 ZHENDAOTANG 未病先防 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是龙砂医派一直在主张的。 2月份,顾植山教授又发了一篇题为“对当前新冠疫情的五运六气分析”的文章,回顾分析了前几年的疫情,并针对今年的情况给出了一张壬寅年的预防方。 1壬寅——敷和之纪 我们先来看,壬寅两个字的意思: 壬,其本义是指“妇女怀孕”。它表示已经缠上了线的线团,这个线团越缠越大,最后圆胀出来,就像孕妇的肚子。 寅,万物始动。在《尔雅·释诂上》记载了:“寅,进也。”《说文解字》里面有个意思也很形象,说寅是摈弃排斥的意思。排斥什么呢?是想摆脱阴寒,迎接暖阳。 壬寅年就好比由冬到春的时候,虽有万物复苏之气息,但还需要沉稳、等待、就像一个种子破土而出之前的状态一样,已经扎根在土地了,但能否长出来,还要努力。 今年壬寅岁,岁运木太过,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岁运和在泉之气是相同的,这在《黄帝内经》里称之为“同天符”。所以今年被称为“敷和之纪”。 “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其气端,其性随,其用曲直,其化生荣,其类草木,其政发散,其候温和。” 所以顾植山教授也说,“全年总的运势较好”。 2 壬寅年预防方 22年这波疫情蔓延是在今年的初之气。一方面,去年冬天偏暖,“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另一方面,今年初之气是“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少阴君火”,在这种风火相煽的情况下,《黄帝内经》也有“温病乃起”的预判。 从临床来看,今年的司天之气和客气少阴君火正常到位,如此《黄帝内经》里的话就有意义了,以运气方来预防新冠也就显得顺理成章。 具体处方 茯苓6克,白术6克,青皮6克,生枣仁(整)6克(先煎), 玄参9克,车前子6克,甘草6克,炮姜3克,生姜3克。 服用方式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可连服1-2周。 方义 取壬年的岁运方苓术汤为基础(其中半夏、厚朴、草果,药性燥烈,不宜用于预防,大枣有碍去火,故舍去不用),加上可以清司天少阳的生枣仁和车前子,用玄参则可治初之气的“少阴之客”和新冠伏燥之余邪。 3 怎解此方? 这张方子是从岁木太过之年的“苓术汤”化裁而来的。今年岁运木生司天,故以运为主,因此预防以今年岁运方为底方。 这里茯苓健脾利水、白术燥湿健脾,生姜炮姜同用,既能暖中土,又能逐风湿,配合甘草,甘以缓之。 生枣仁可以清胆火,车前子清肝明目而利水,枣仁、青皮之酸,正是泻肝的组合。枣仁、青皮、车前子,是从治少阳相火的司天方“升明汤”中选取的。加上玄参,是为了清心火,也在升明汤在初之气的加减法中。 苓术汤 茯苓,白术,甘草,草果,厚朴,半夏,炮姜,青皮,生姜,大枣。 “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而风淫所胜,治以苦甘。因此以茯苓为君,通利脾家之湿,配以白术健脾化湿,又有草果、厚朴辛香导滞,半夏和降胃气,炮姜配伍白术奠安中土,姜枣调营益胃。 针对风淫所胜,有青皮之酸,甘草之甘,符合“以酸泻之,以甘缓之”的思路。 -END-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sg/11623.html
- 上一篇文章: 疏肝理气和胃的中成药,七种梳理肝气最好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