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篇幅限制本文仅摘录《指南》部分相关内容,详情请查阅《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脾胃病分册》。

一、中医病证部分

痞满

痞满是指胃脘部痞塞不通、胸膈满闷不舒、外无胀急之形、触之濡软、按之不痛的病证。为多种内外因素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而成。病位主要在脾、胃、肝等脏腑,其中与脾胃的关系尤为密切。病性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常见于西医的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慢性胃炎等病症。厚朴排气合剂:痞满较重兼便秘者可试用,中病即止,每次25~50mL,每日2~3次。

腹痛

腹痛是指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基本病机。病变的脏腑涉及肝、胆、脾、肾、膀胱、大小肠等。临床实证多,虚证少,亦可见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者。常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胰腺炎、胃肠痉挛、肠梗阻、腹膜炎等多种疾病。厚朴排气合剂,每次25~50mL,每日2~3次,适于湿热壅滞便秘者,中病即止。

便秘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基本病机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肝、肾、肺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病性可概括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相当于西医的功能性便秘。厚朴排气合剂,有行气消胀、宽中除满之功,用于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气滞便秘时也可使用该药。口服,一次25~50mL,1日3次。

二、西医疾病部分

肠易激综合症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v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已知心理社会因素与本病有密切关系,其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和内脏感知异常,而造成这些变化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病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较难彻底治愈,尽管不危及患者生命,但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其生活质量。本病属于中医学的“腹痛”“腹泻”“便秘”等范畴。中成药:可试用厚朴排气合剂,中病即止,每次,25~50mL,每日2~3次。

功能性便秘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与粪便排出障碍有关的一组症状。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constipation,FC)是指由非器质性原因引起的便秘,又称特发性便秘,可分为排空迟缓型、功能性出口梗阻型和合并或混合型。肛管内外括约肌功能障碍、直肠平滑肌动力障碍、直肠感觉功能损害等因素都会造成排便梗阻,导致功能性便秘。长期抑郁和焦虑亦可导致功能性便秘。中西医学对便秘的认识基本一致。主症:①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大便干结或不干;②腹满胀痛。次症:①肠鸣矢气;②嗳气频作;③烦躁易怒或郁郁寡欢;④纳食减少;⑤舌苔薄腻;⑥脉弦。可试用厚朴排气合剂,中病即止,每次25~50mL,每日2~3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jb/6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