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走路跛行可能是高脂血症引起的
68岁的李奶奶因为走路时一跛一跛3个月来到骨科门诊看病。她告诉医生说,走路时还有小腿疼痛。医生检查她的四肢关节、脊椎没有发现任何骨科方面的问题,建议她看内科。因为她已经有多年的高血压病,所以她来心血管内科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她双上肢的血压为/90mmHg,下肢的血压比上肢还要低,右下肢血压/70mmHg,左下肢为/60mmHg,与正常人不一样,而正常人的血压是下肢的血压比上肢高,肢体左右两侧的血压基本一致。因此医师告诉李奶奶,她的两条腿都患了“下肢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症”的毛病,很可能有高脂血症。后来血液化验发现她确有血脂异常,其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相当的高。血管彩色B超发现双下肢动脉血管有很多粥样硬化斑块,而且左侧的血管中还有一段明显地变窄了。 血脂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也就是说,只要哪里有动脉,哪里就可以有粥样硬化,而不是只引起心脏的冠状动脉病变。 所以当下肢的动脉发生了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甚至引起血管的严重狭窄的时候,患者就会出现走路跛行,这种症状在医学上叫作“间歇性跛行”。这是外周动脉疾病的典型症状,具体表现为患者在较长时间如半小时平地走路以后,或上楼、上坡时出现小腿的肌肉酸胀、疼痛甚至不能再继续走下去,需要休息几分钟以后症状才消失,如果重新行走,则上述的症状再次出现,所以患者要完成一段路程的步行,就表现为走走停停、跛行不止。高脂血症加上高血压很容易得动脉粥样硬化,李奶奶的下肢动脉就有了比较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了,血管也变窄了,血液流得不那么通畅了,所以,多走一点路、走上坡或上楼小腿就缺血,就要停下来休息,否则小腿的肌肉就会疼痛。高脂血症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如果下肢血管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就会出现走路时的跛行和小腿肌肉疼痛。一旦老年人行走时出现小腿肌肉酸痛、胀痛,要警惕下肢血管病变,医院看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zyhpt/8103.html
- 上一篇文章: 手麻是大病的征兆提示经常手麻的人需警惕
- 下一篇文章: 脑出血盯上中年人,四大突出征兆需警惕,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