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主办的AACR肿瘤年会中,研究人员公布了Lorlatinib(洛拉替尼)Ⅲ期临床试验CROWN研究的更新结果,数据显示,Lorlatinib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年无进展生存率高达63.5%,颅内客观缓解率(ORR)达83.3%,长期效果显著!

▲图源:参考来源[1]

1.Lorlatinib治疗肺癌三年无进展生存率高达63.5%

本次AACR大会中报告了CROWN研究的最新结果(CROWN是一项随机开放的双臂平行III期研究,研究目的是评估Lorlatinib一线治疗IIIb/IV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最新数据显示,在治疗随访长达36.7个月时,Lorlatinib一线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三年无进展生存率高达63.5%。研究人员根据现有数据推断,Lorlatinib一线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无进展生存期将超过60个月,有望创造肺癌治疗的新“奇迹”!

▲图源:AACR肿瘤年会

另外,研究还证实,Lorlatinib治疗脑转移的肺癌患者也具有突出的效果。具体数据为,在基线可测量脑转移灶的患者中,Lorlatinib的颅内客观缓解率(ORR)达83.3%,颅内完全缓解(CR)率高达72.2%。研究人员认为,Lorlatinib有望成为治疗脑转移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一把“利刃”!

▲图源:AACR肿瘤年会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重要选择:Lorlatinib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目前已有超过20种不同的ALK易位在多种癌症中已发现,包括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发生率60%-90%)、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发生率50%-60%)、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率3%-7%)、结直肠癌(发生率0%-2.4%)、乳腺癌(发生率0%-2.4%)等。

Lorlatinib(Lorbrena,劳拉替尼)是第三代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具有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c-ros原癌基因1(ROS1)双重受体酪氨酸激酶(RTK)抑制作用。年11月,美国FDA批准Lorlatinib(Lorbrena,劳拉替尼)上市,用于治疗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ALK抑制药治疗,但病情进展的ALK阳性和(或)ROS1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年3年,美国FDA批准Lorlatinib扩大适应症,用于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数据显示,与克唑替尼相比,Lorlatinib一线治疗显著提高了肺癌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72%[3]。

年第1版非小细胞肺癌(NSCLC)指南已将Lorlatinib作为ALKGR突变的治疗推荐;克唑替尼治疗进展后,Lorlatinib也为后续治疗选择。同时推荐用于有转移的患者,针对多病灶的患者也可作为治疗选择。

Lorlatinib的出现为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选择,近日年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年会中披露的数据也证实,Lorlatinib治疗肺癌的长期效果显著,有望成为肺癌治疗史上“空前绝后((NeverBefore,NeverAfter))”的疗法,让许许多多的肺癌患者受益。

但是,能否采用Lorlatinib治疗,需要由丰富的临床经验、极高的学术造诣和准确的判断力的肺癌专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评估。

厚朴方舟作为国内知名海外医疗服务机构,与久保田馨教授等世界权威的肺癌专家均有着深入的合作关系,可以为患者提供远程会诊及一站式出国看病服务,如希望了解更多肺癌治疗前沿资讯,或想预约肺癌专家诊治的朋友,可以拨打热线--或添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tp/11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