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厚朴麻黄汤,要抓住三个要点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m.39.net/pf/bdfyy/bdfyw/ 厚朴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原文中说:“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除此之外,在《千金要方》中也有相关记载,如《咳嗽门》中说:“咳而大逆上气,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其脉浮者厚朴麻黄汤方”。 厚朴麻黄汤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孙思邈是唐代的医家,汉唐时期是经方的鼎盛时期,所以他的记载,是最有可能接近仲景原意的,我们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可参考此书中有关内容。 原文中讲到一点“咳而脉浮,厚朴麻黄汤主之”,“咳”是指咳嗽,咳嗽是一个症状,在古代中医称之为一个病种,现代医学中往往是以一个症状呈现的。 如上呼吸道感染有咳嗽症状,支气管炎、肺炎、乃至于肺癌,一般都有咳嗽的症状,这些病表现上都是以咳嗽为主,实际病理层面则有着根本的区别。 咳的本质病机是肺气上逆,凡是能够引起肺气上逆的因素,都可以导致咳嗽,这一点首先需要明白。 脉浮多见于表证,脉学中讲到,邪气侵袭人体,正气趋向于表,与之抗争,脉气是正气中的一部分,自然也是向上趋之,带动整个脉,向上抬起,便可摸到浮脉了。 从这一句,我们可以明确的是伤寒束表、肺气上逆,治疗的话需要解表散寒,降肺止咳,这是金匮提供的信息。 对于“咳而大逆上气,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其脉浮者厚朴麻黄汤方”这一句话所提示的信息,我们也需要分析,因为《伤寒杂病论》的原著丢失了,现在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并不是原著,所以很多内容,可能已经遗失了。 大逆上气,说明肺气上逆较甚;胸部满闷是肺气上逆,上焦气机不能肃降,气机郁滞所致;喉中不利,不利为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等病症;水鸡声,明显可以听到,类似于现代医学哮鸣音,痰饮内停,气冲痰饮所致,所以水鸡声,多主痰饮停肺。 伤寒表闭、肺气上逆、痰饮停肺是《千金要方》提供的信息,两段原文结合来看,病机主要为伤寒束表、肺气上逆、痰饮停肺。 用药基本也是围绕这三个方面伤寒束表用麻黄、细辛解表散寒;肺气上逆用杏仁、厚朴苦降肺气,厚朴除满,五味子收敛肺气;痰饮停肺用半夏、干姜、细辛化散痰饮;小麦清心除烦;石膏清透肺热。 原文与《千金要方》中,都没有论述肺热的,如果以方测证的话,除了伤寒束表、肺气上逆、痰饮停肺外,还兼有内热证,否则就不会有石膏了,仲景不会无缘无故的用石膏。 经方的运用,急性病用它,轻度的病症也是它,重度复杂性的病证还是用它。 厚朴麻黄汤运用要点,一是外有伤寒束表,二是内有痰饮停肺,肺气上逆,三是兼有郁热之证。 凡是符合此三点病机的肺部疾病,无论是轻度的感冒咳嗽,还是重症的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或者肺癌等疾病均可以选择使用。因为中药是调理身体的,它是纠偏的,是恢复人体正常的气化功能的,所以任何病,只要符合病机,都可以用。 前提是必须伤寒束表、痰饮停肺、兼有郁热,肺气上逆的咳嗽为主,只要大家掌握住了这一点,这个方子的用法,基本上就掌握了。 有时我们治疗咳嗽,一两付药就好了,有的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这里面的区别是背后病理损伤的程度不同。感冒的咳嗽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咳嗽,外在表现都是咳嗽,但是他们的病理损伤是不一样的,因而治疗的时间也是不等的。 有的病人,咳了十几年,肺部的病理损伤并不重,几付药也就好了。也有的病人,病了十几天,但是需要治疗一个月才能好,这是因为疾病背后的病理损伤与病人体质的不同决定的,所以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中医治疗观。 作者:陈胜 审核:夏一 编辑:东玄 *本文中用药针灸均给应象研习社内部学习交流之用 医院诊疗 切勿自行配方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jb/6795.html
- 上一篇文章: 反流性食管炎B级胸后骨疼痛烧心2个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