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通史续224禅宗生
视频网站免费vip账号 http://nvrenjkw.com/nxzx/3892.html 佛教通史专题课,文字基础稿由群主及群友团队整理、校对提供。群友团队名单如下: 、周志华、恒审、兰花草、双林居士、王增惠、厚朴、陈贞云、辛昕、MI8、Edward、李润、 上线稿文字、资料注释由群主整理、校对、提供。图片由群友厚朴提供。 本节课音频首次上线:-1-30 柏林禅寺历史,有的时候儿就是这么地吊诡——它的走向并不是设计者的初衷。晚唐会昌四年,就是公元年的法难,是中国古代史上最残酷的一次法难。但是,这次法难却在实质上推动了中国佛教的前进,或者说——佛教中国化的前进。自此开始,中国本土佛教——禅宗,开始了一统天下的運動。 会昌法难的初因,它背后是经济原因——中唐,藩镇大乱,各种用兵;政治,上牛李之争,宦官也介入了。总之,就是——先是经济垮掉了;然后是政治垮掉了。所有社会的矛盾就总爆发!佛教就成为了被点燃的第一个炸药包。这是会昌法难发生的历史背景。 在公元年发生的会昌法难呢……它就造成了大量的流僧!那,法难,就好多和尚,你必须还俗啊……出现了大量的流僧。紧接着又三十年——公元年,为期十年的黄巢大起义席卷中国,造成了大量的流民。 先是有流僧,后是有流民……流僧加流民,这下儿齐了!流动的僧团!这一旦流动起来,你就管不了了。禅宗的精神是什么?是追求大自由。自由,它总是在最苦难的黑夜里,反而能开出光明的花来!而自由之花一旦点燃,那就是遍地开花! 禅宗复兴运动,就在这个历史时代里高速发展起来!它原来的基地,主要是两大块——湖南禅一块;江西禅一块。这都是地名儿,一听就知道。现在,禅宗流动的僧团,它分布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了! 首先,是南方的几个基地——江西、湖南……这是根本基地,依旧兴旺。呐,安徽、江苏、浙江就追上来了,一起兴旺。这几个省在地图上,你看——它横向是连在一起的!一带一,很快就起来。嗯,虽然古代行政区不是这么划的呀……就按现在行政区看——它们是连着的。 这次运动,最重要的,是同时兴起了禅宗在北方和东南沿海两个新的基地:一个,是河北省;一个,是福建省。尤其是福建省,高僧辈出直到现在!就是……直到今天,这两个省也是禅宗的重要基地。呐,龙泉寺前任的主持,那就是从福建省来的!我在写这个稿子的时候,大师还没有出事。 禅宗的两个新基地,第一个崛起的,是河北省;在河北省首先崛起的,是河北赵州禅系。河北赵州禅系,它一直是一个独立的禅系!它区别于“五家七宗”,它是独立禅系。它的创始人是赵州禅师——从谂,叫“赵州从谂”。 法难前后啊……在会昌法难前后,同时涌起了一大批高僧!他们的时间挨得是非常近的。我们去年的课最后截止到湖南禅和这个……江西禅,当时,禅宗已经讲到了……传到了第九世,即慧能下第三世,分为了两大禅系——洪州禅和湖南禅。在这个时代,这两大禅系的高僧,同时涌出了一批! 首先,是洪州禅——马祖道一法系的黄檗希运,他是禅宗临济派的远祖。他的生年不详。他死于公元年。大家记一下儿他们的日子就会发现——他们基本上堆在一起。 然后,是他的徒弟——临济宗义玄。临济宗义玄,是临济宗开山祖师,生年也是不详,死于公元年。 然后,是“五家七宗”的第一家——沩仰宗。它比临济宗早几年,创始人是沩山灵祐,死于公元年。 这三支都是洪州禅系传下来的!那,大师们都是生年不详,但是死年基本上都在八百五十多年。这一系……洪州禅系传下来的这一支,叫——黄檗希运一支。 石头禅系,就是另一支……湖南禅,是药山惟俨。他是湖南禅石头希迁的法系,生于公元年,死于公元年……哎,也差不多在这儿!他是曹洞宗的远祖。那,曹洞宗正宗的开山祖呢——洞山良价,生于公元年,死于公元年,也在附近。 所以说——中唐时期分裂的湖南禅和江西禅,到第九世的时候,同时出现这批高僧!禅宗的分支以及高僧的生年时间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或者说基本是挨着,很难说谁先谁后,尤其是他们的法系……左右都在前后几年时间。所谓“先”、“后”呢,可能就是——他们正式常住于某个寺院开始传法(的时间)。 我们的“佛教(通)史”课呢,就按一般上,佛教史认为的顺序进行展开。那,就同时展开两支: 一支,是马祖道一下面的洪州禅系——黄檗希运。黄檗希运之后是沩山灵祐;沩山灵祐之后是临济义玄。这是晚唐这一支的支脉——洪州禅支脉; 另一支,药山惟俨传洞山良价;传曹山本寂。这是另一支——石头禅,禅系法系。 从时间上……这是洪州禅和湖南禅。还有一个禅系平行于他们,就是……平行于临济宗、沩仰宗,或者略早于他们,就是——赵州禅。但是,它在禅法上,是有别于后来“五家七宗”的。我们就先讲赵州禅……比较独立也好讲。应该说——嗯,从时间上,它可能是会昌法难期间最先兴起的禅宗支流!创始人,我们前面说了——赵州从谂,生于公元年,死于公元年。你看他这个时间……大家听一下儿啊——他生于公元年,死于公元年。 公元年呢,是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年……他等于比“五家七宗”的宗师死得都晚!是唐昭宗乾宁四年。这个生辰年纪大家没有听错……为什么?因为,赵州从谂,他活了一百二十岁。他死得比他同辈的高僧反而都晚得多地多!那当然……是不是能确定是一百二十岁?我们不好说!但是记载——他是一百二十岁。 有人说——赵州从谂是曹州人。那,这就是……曹州就是今天的山东菏泽曹县。有人说——他是青州人。青州人,就是山东青州……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就是——从谂大师,他是山东人。他少年时期呢,来历不详……历史不详,或者说历史不明。唐朝“五家七宗”的宗师,有一大批高僧来历不详!就是……不知道生辰年纪。因为都是……天下都是流民嘛!那,没有户籍管理制度,根本就不知道哪年生的,包括他前(半)生的历史也不知道!这是由特定的历史原因造成的。 关于从谂在赵州出道,或者他出世之前……就,他一出世,在赵州出道嘛……说法很多,很多!不一!但是,有一点毫无疑问——禅师在赵州一出世,他出世的时候儿就是一个震铄古今的大师! 赵州和尚的赵州禅,它在禅宗里非常独立!现在有一个专门的书写他,就是《从谂和赵州禅》。他的住锡的地方呢,就是今天河北省赵州桥附近,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大寺——柏林禅寺!啊,这个书也是那儿出的。 他的法嗣……就是,他属于谁呢?他的法嗣属于南泉普愿。我们在禅宗课的第七十九课讲过——南泉普愿,他的禅观是“平常心是道”。那一课就叫“平常心是道”……去年(的课),我估计——嗯,大家都忘了!要不然,就没人认真听,讲得很简略就过去了。我们今年,禅宗呢,会讲得比去年细一点儿,所以说这个……大家如果不记得呢,翻回去听。将来有机会呢,我们再把前面几个禅宗的,嗯……翻过来讲一遍,再讲细一点儿!前面讲得太简单了。 赵州和尚——从谂,他是禅宗第十代。从慧能算,之后第四代。但是,河北省成为禅宗北方的一个基地,实属偶然!就是……偶然为之!偶然就成为的。唐大中十一年,当时八十岁高龄的从谂……就,他出世那一年,他已经八十了!他行脚路过赵州,啊……就是赵州桥那个“赵州”……就是赵州桥边儿上,受信众的敦请,然后说——留下吧,做主持吧……当时,在赵州桥旁边有一个寺庙,就是(老百姓)自己盖了一个寺庙,叫“观音院”,啊……就请他在那儿。那个“观音院”就是今天的柏林禅寺。 赵州禅师就留下了,弘法传禅达四十年,受天下僧众敬仰,成为丛林楷模!所传禅法就叫——赵州禅。赵州禅还有一个名字,又叫——生活禅。就现在,它每年暑假也组织这个禅修班,叫“生活禅”。 从谂,他这个年龄一百二十岁,人称“赵州古佛”!在有记载的僧史里,他的年龄仅次于达摩。当时,中国佛教界南、北禅林并称的,叫“南雪峰,北赵州”——就是他!“南雪峰”是后来福建的雪峰义存。我们讲到“五家七宗”后面会讲。(从谂)他住世一百二十年!圆寂以后呢,谥号就叫——真际禅师。 禅宗有行脚的习惯,就是——全天下地到处乱走。赵州和尚是禅宗史上第一行脚僧人!他的足迹遍布天下。我们说——他在出世之前的记录没有人了解!所以,他的师承不知道,只知道他曾经师从过——黄檗希运、沩山灵祐、百丈怀海、临济义玄、药山惟俨……等等。其实,那个临济义玄啊,这个……都比他年纪小得多!他应该是跟这个黄檗希运差不多大。一句话——天下名僧,赵州和尚都已经走遍了、见遍了、学遍了!他的师友,据他自己说,叫——遍及南禅宗二甘露门。 “二甘露门”实际是一个“定”法,但是呢……他的这个“二甘露门”指的就是南禅宗的两大禅系——青原系和南岳系。就是……他的师父已经遍及了所有禅门!不光遍及南禅宗,还包括了北宗,就是……神秀足下。 从谂,他求法呀,只认学术水平,只认禅理高下!不问辈分,不问年龄!在当时这种极看重师承传承的禅宗里,可谓“第一人”!在《赵州语录》里说啊……他自己说——老僧九十年前,见马祖大师门下八十余员善知识,个个俱是作家。什么意思?马祖道一门下的弟子,他见过八十多人!那,基本上就等于被他都见遍了。就,如果天下学知识都是赵州从谂这个,这个劲头儿啊……这还了得了?在……因为他活的时间很长,所以在佛教文学里呢,有大量的关于赵州和尚的故事!这,尤其是《五灯会元》! 当时,河北在反佛过程里能够保住,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河北属于一个割据政权。当时,它的政治领袖叫“真定帅王氏(公)”,“王”什么?不知道,就是“真定帅”。就是,一个从保定来的,姓王的,掌控着整个儿河北“省”政权。其实到今天,保定“王”姓还是个大姓……在满城啊、安国呀、顺平啊……很多! 少数民族政权,他们对待佛教的看法,往往都是宗教性的!他不太管教义,就是……佛教教义是什么?他也看不懂!所以,他就认为——这是个宗教性的东西。因此,真定王氏并不妨碍禅宗在河北“省”的发展,啊……甚至支持它!北宋佛学家赞宁曾经说过,说——真定帅王氏,抗拒朝廷节制,而偏归心于从谂。就是说——他不光是反对朝廷的这个反佛,而且他专门支持这个赵州和尚。 赵州和尚——从谂,他传播的禅观,啊……他的师父嘛,南泉普愿是“平常心是道”……更确切地说啊——实际上,马祖道一、南泉普愿关于“平常心是道”的这个禅观,它其实是主要通过赵州禅一系才壮大发展起来的!就是,虽然说——这个禅观是他老师的,但是,是通过赵州和尚发展起来的! 那么,这个“平常心是道”,南泉普愿是怎么教会的赵州从谂呢?根据《祖堂集》记载啊——南泉普愿向从谂解释“什么是道”?就——“道是什么”?说——“道”不可“趣向”,拟(向)则乖”。这句(的)意思的话说,就是——道是什么呢?不可趣向!就是——不可以明确地指出!“拟(向)则乖”就是说——你只要指出“什么是道”?你就错了!这是第一个概念啊……就是“什么是道”——你不可指出!指出就错! 第二个“什么是道”呢?“道不属知不知”。就是说——它不属于“知不知”的概念。“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它就不属于你知与不知这个范畴,或者说不属于理性范畴;你以为你知道了,那就是妄觉。“不知则是无记”!换句话说——你知道、不知道,你都不对!这是南泉普愿向从谂解释“道”的第二个属性。 第三个属性是什么呢?呐,是状态!说——“犹如太虚,廓然洞豁,岂可是非”。“犹如太虚”,说的是——“道”的状态。太虚是什么?没有轮廓。而且“岂可是非”——就是,不可以用“是”或“否”来判断“道”!不能指向。 呐,南泉普愿的“平常心是道”,那这个“平常心是”的这个“道”,他就向赵州从谂解释出三个方向来: 第一,不可趣向。就是——不可明确指出; 第二,不属知不知。就是——不属于你能不能知道的范畴; 第三,犹如太虚岂可是非。就是——没有形状,不能是非。不能指向、不可以说“知道”或者“不知道”、也没有轮廓。这就是“道”! 那,说成这样儿你懂了吗?那,你不懂……哎!你不懂就对了!反正,赵州和尚——从谂,他是懂了!从谂于是就“倾领玄机”……就,一下儿就懂了。 我们可以从南泉普愿的解释来看这个从谂所谓的这个“平常心”。他这个“平常心”——不可是非、不可规定!实际就是一种精神主体。“不可是非、不可规定”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它里头就具有“不可知论”的一个倾向!你“不可是非”,也“不可指向”嘛……“不可知论”! 又因为,它“廓而无形”……就是,它的大小它犹如太虚,说明——这个精神是没有规定性的!它足够大!不光足够大,它还有有足够的弹性,说明——这个“道”是可以容纳万物的。足够的弹性意味着——它能适应一切变化而岿然不动! 那,这个“道”具体是个什么东西呢?其实,我们说完了我们就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了!你想,一个不可知的、随时可以变的、可以容纳一切的、岿然不动的是什么呢?其实说穿了,就是——变化本身!对吧……它这个“道”就是变化本身——随心所变、随缘所变;无定性、无定形!这是什么?就是绝对运动的精神。换言之——这就是佛教教理里,大乘的“人法空观”!赵州禅的这个“平常心”就是大乘的“人法空”!它透射到生活里,就是随心、随缘,对吧!平常心去生活,平常心则是“道”。 所以,赵州禅,或者说——从谂的赵州禅,又叫作“生活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gx/12032.html
- 上一篇文章: 千亿中成药市场利好集采既定,今年6款中
- 下一篇文章: 佛教通史续236禅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