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党旗红四中医药对新冠辨证论治
怎么治愈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index.html 杏林党旗红(四) 中医药对新冠辨证论治之河北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持续流行,奥密克戎毒株取代德尔塔毒株成为主要流行株,传播力更强而致病力有所减弱,临床表现呈现新的特点。根据流行病学特征、病程进展及临床表现,中医认为仍属“疫病”范畴,为外感疫疠浊毒之邪,治以“化浊解毒,清热养阴”为法,防以“气、扶正气、避浊气(毒)”为则。依据不同阶段邪正盛衰随证加减,辨证施治。 在疫情蔓延,人心惶惶之际,中国绵延不断的中医药发挥了不可胜数的作用。新的一期杏林党旗红系列推文来了,这次小郎中将为大家介绍的主题为中医药对新冠辨证论治之河北。 本次领学人 中医学院第二党支部韩伟钰 中医学院第二党支部李昊辕 中医学院第二党支部夏国玉 中医学院第二党支部王裕堯 PART.01 主要表现 临床表现1:乏力伴胃肠不适,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软胶囊(丸、水、口服液) 临床表现2:乏力伴发热,推荐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连花清咳片、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清开灵软胶囊(颗粒)、射麻口服液、蒲地蓝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而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推荐处方:藿香9g苍术9g金银花12g连翘12g升麻9g麦冬9g芦根12g防风9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两次服用,连服7天。 PART.02 临床诊治(一) 以清肺排毒汤为例(颗粒) 1.适用范围: 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2.基础方剂: 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藿香9g 3.服法: 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两次(饭后40分钟),温服,3剂为一个疗程。如有条件,每次服完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1碗。 清肺排毒颗粒服法:开水冲服,每次2袋,每日2次。每疗程3~6天。 4.注意事项: (1)一个疗程结束后,如疗效明显,继续进行下一个疗程,同时可在此基础上辨证加减用药(如出现阴虚,麻黄、桂枝、细辛应减量或减去)。如果疗效不明显,应参照国家和我省《诊疗方案》辨证施治。 (2)如发病时已经服用其他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仍可使用清肺排毒汤。 (3)伴腹泻者石膏应减量。大便不通伴高热者,应加大石膏用量(30g以上)或加大黄6~10g,以通腑泄热。 (4)肾功能不全者,细辛、半夏用量均应酌减,推荐细辛3g、清半夏6g。 (5)对于10岁以下患儿,药物用量应酌减,特别是细辛应减为3g或以下。 (6)应用清肺排毒汤建议不超过3个疗程。 PART.03 临床诊治(二) 分型论治 一、轻型 (1)浊毒袭表证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寒,或不发热,头痛,肢体困重,乏力,咳嗽,咽喉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推荐处方:藿香12g银花15g连翘12g升麻9g桔梗9g薄荷9g牛蒡子9g芦根15g柴胡12g羌活12g神曲9g生甘草9g服法:每日1剂,水煎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饭前服用。 推荐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连花清咳片、利咽解毒颗粒。 针灸治疗推荐穴:风池、大椎、合谷、肺俞、太阳、风府、曲池。 针刺方法:每次选择3个穴位,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2)寒湿郁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乏力,周身酸痛,咳嗽,咯痰,胸闷憋气,纳呆,恶心,呕吐,腹泻或大便粘腻不爽。舌质淡胖齿痕或淡红,苔白厚腻或腐腻,脉濡或滑。 推荐处方:寒湿疫方生麻黄6g生石膏15g杏仁9g羌活15g葶苈子15g贯众9g地龙15g徐长卿15g藿香15g佩兰9g苍术15g云苓45g生白术30g焦三仙各9g厚朴15g焦槟榔9g煨草果9g生姜15g 服法:每日1剂,水煎ml,分3次服用,早中晚各1次,饭前服用。 寒湿疫方亦适用于普通型患者。 (3)湿热蕴肺证 临床表现:低热或不发热,微恶寒,乏力,头身困重,肌肉酸痛,干咳痰少,咽痛,口干不欲多饮,或伴有胸闷脘痞,无汗或汗出不畅,或见呕恶纳呆,便溏或大便粘滞不爽。舌淡红,苔白厚腻或薄黄,脉滑数或濡。 推荐处方:槟榔10g草果10g厚朴10g知母10g黄芩10g柴胡10g赤芍10g连翘15g青蒿10g(后下)苍术10g大青叶10g生甘草5g 服法:每日1剂,水煎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推荐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连花清咳片、金花清感颗粒。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合谷、后溪、阴陵泉、太溪、肺俞、脾俞。 针刺方法:每次选择3个穴位,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二、普通型 (1)湿毒郁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憋闷气促,腹胀,便秘不畅。舌质暗红,舌体胖,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弦滑。 推荐处方:宣肺败毒方 基础方剂:麻黄6g炒苦杏仁15g生石膏30g薏苡仁30g麸炒苍术10g广藿香15g青蒿12g虎杖20g马鞭草30g芦根30g葶苈子15g化橘红15g甘草10g 服法:每日1剂,水煎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推荐中成药:宣肺败毒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连花清咳片 (2)寒湿阻肺证 临床表现:低热,身热不扬,或未热,干咳,少痰,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 推荐处方:苍术15g陈皮10g厚朴10g藿香10g草果6g生麻黄6g羌活10g生姜10g槟榔10g 服法:每日1剂,水煎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3)疫毒夹燥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肌肉酸痛,流涕,干咳,咽痛,咽痒,口干、咽干,便秘。舌淡、少津,苔薄白或干,脉浮紧。 推荐处方:宣肺润燥解毒方 基础方剂:麻黄6g杏仁10g柴胡12g沙参15g麦冬15g玄参15g白芷10g羌活15g升麻8g桑叶15g黄芩10g桑白皮15g生石膏20g 服法:每日1剂,水煎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推荐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连花清咳片、金花清感颗粒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内关、孔最、曲池、气海、阴陵泉、中脘。 针刺方法:每次选择3个穴位,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三、重型 (1)疫毒闭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面红,咳嗽,痰黄粘少,或痰中带血,喘憋气促,疲乏倦怠,口干苦粘,恶心不食,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推荐处方:化湿败毒方 基础方剂:生麻黄6g杏仁9g生石膏15g甘草3g藿香10g(后下)厚朴10g苍术15g草果10g法半夏9g茯苓15g生大黄5g(后下)生黄芪10g葶苈子10g赤芍10g 服法:每日1~2剂,水煎服,每次~ml,每日2~4次,口服或鼻饲。 推荐中成药:化湿败毒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连花清咳片、清开灵软胶囊(颗粒)、热毒宁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 (2)气营两燔证 临床表现:大热烦渴,喘憋气促,谵语神昏,视物错瞀,或发斑疹,或吐血、衄血,或四肢抽搐。舌绛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数,或浮大而数。 推荐处方:生石膏30~60g(先煎)水牛角30g(先煎)知母30g生地30~60g赤芍30g玄参30g连翘15g丹皮15g黄连6g竹叶12g葶苈子15g生甘草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先煎石膏、水牛角,后下诸药,每次~ml,每日2~4次,口服或鼻饲。 推荐中成药: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功效相近的药物根据个体情况可选择一种,也可根据临床症状联合使用两种。中药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联合使用。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大椎、肺俞、脾俞、太溪、列缺、太冲。针刺方法:每次选择3~5个穴位,背俞穴与肢体穴位相结合,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四、危重型 (1)内闭外脱证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机械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推荐处方:人参15g、黑顺片10g(先煎)、山茱萸15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 出现机械通气伴腹胀便秘或大便不畅者,可用生大黄5~10g。出现人机不同步情况,在镇静和肌松剂使用的情况下,可用生大黄5~10g和芒硝5~10g。 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功效相近的药物根据个体情况可选择一种,也可根据临床症状联合使用两种。中药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联合使用。 注:重型和危重型中药注射剂推荐用法。 审核/中医学院团委王泽璇老师 视频/中医学院 编辑/中医学院团委赵日彤 图文/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gx/11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人体这个部位凸起,寿命可能已开始倒计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