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酒客病就是经常喝酒过量的人,酒这个东西蕴湿蕴热。就是有里热;那胃肠津液消失大,大便出不来。热还从里往外蒸而汗出。但这汗不是桂枝汤证的汗,桂枝汤是解外热的,而这个热是在里。里热就千万不能用桂枝汤。有酒客病的人喜清凉,桂枝汤是甘温药,喝了就是反助其热,壅逆于上,一定会呕,若是热重者,就以热激热,非吐不可。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

喘家,就是平时有喘的人,得了桂枝汤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如果要给他桂枝汤,你又要考虑到他平时的喘,就要加上厚朴、杏仁才好。

19:凡腹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注意;里热吃桂枝汤,一定吐。发汗,伤津液,服桂枝汤反更助热。就会成《金匮要略.肺痿肺痈》篇的肺痿。看看肺痿是怎么来的,本来已经里热了,你再助其热,再伤其津液,这样没有不伤肺的,肺是嫩脏,容易伤,而且热伤血脉,血气凝滞,就成痈脓之变。但也不是说吃一次就会造成恶果。如果他吐了,说明热往上壅得相当严重了,如果热久久不去,其后必吐脓血。所以危害是相当严重的。桂枝汤不能治里热,里热攻表是大忌,更不能用桂枝之类的甘温药。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个,附子一枚(炮,去皮)。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本来是桂枝汤证,而误用麻黄汤来发汗,就会出现遂漏不止的情况,也就是汗漏不止。有人会问,太阳病不是应该发汗吗?是的,应该,但桂枝汤证用麻黄汤来发汗是错误的,因为桂枝汤和麻黄汤所发出的汗来自不同的部位。桂枝汤是解肌之药,是来解肌肉里的水,而且毛孔是可以开合的。而麻黄汤证是因为毛孔闭塞,已经到了肌肉与皮肤之间的水无路可走了,麻黄汤就是用来打开毛孔,让汗液流出。所以桂枝汤证用麻黄汤发汗,才出现汗漏不止的情况,而且大汗还亡阳,会丧失毛孔的闭合能力。

因为津液丧失太多而亡阳,“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四肢有些拘急,就是痉挛,而屈伸费劲。不发热,恶风,按“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可见病已经发展到阴寒证了。这个时候用桂枝就不行了,得加附子。附子这个药辛温,是热药,有亢奋作用,它能够恢复代谢机能,而且恢复代谢机能的力量很强。如果病发展到了阴寒证,就必须要用它,不然很难康复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zyhpt/11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