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砂仁的功效与作用
春砂仁又称为“阳春砂仁”、“砂仁”,属芳香性的南方名贵药材。《中国药学大辞典》记载:“阳春砂仁饱满坚实,气味芬烈……其他砂仁则干缩扁薄,气味俱弱。”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的功效。可用于脾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多与陈皮、木香同用。若脾虚气滞,多配党参、白术茯苓等药,如香砂六君子汤。用于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多与补气血、补肾药同用。 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春砂仁有甜、酸、苦、辣、咸味,花、果、根、茎、叶均可入药。自唐代以来,历代药书均有关于砂仁的记载,《开宝本草》和《本草纲目》以及有关辞书说:“姜科植物阳春砂仁,性温味辛,功用行气调和,和胃醒脾,主治胸脘胀满,胃果食滞,噎膈呕吐等症。” 对于湿阻脾胃引起的食欲不振及呕吐泄泻等症,常配合白术、陈皮等同用;对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常配合陈皮、厚朴、木香等同用;对于脾虚气滞,可与党参、白术等同用。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腹痛泄泻,多与温中祛寒的干姜、熟附子,陈皮等同用。治胎动不安,常配合白术、苏梗等同用;治妊娠恶阻,可配合半夏、竹茹等同用。 春砂仁的食用方法 一、春砂仁焖排骨:温暖脾胃,补气养血。 春砂仁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据宋代的《开源通宝》和明代的《本草纲目》记载,春砂仁有性味辛温、健胃、行气调中、消食安胎的作用。用其制成的菜式,享誉四方。 春砂仁焖排骨的制作材料: 主料:猪排骨克;辅料:春砂仁(干)15克;调料:大蒜(白皮)10克,盐6克,白砂糖3克,酱油15克,香油5克,淀粉(玉米)10克,花生油25克,料酒15克 春砂仁焖排骨的做法: 1.将排骨斩成小块,用腌料(盐、糖、酱油、麻油、生粉、生油、酒)腌2个小时至入味;2.烧红油锅,爆香蒜头,放排骨一起爆炒;3.等排骨炒到5分熟,加入春砂仁(干)15克,继续爆炒;4.最后炒好排骨加适量水放入传统砂锅来焖煮15-20分钟,直至排骨,酥软,即可上碟。 二、春砂仁鲫鱼汤 原料:春砂仁末5克,豆蔻1枚打碎制成粉,活鲫鱼克(毛重),姜、葱、黄酒、味精、烹调油、食盐适量。 制作:将活鲫鱼宰杀后,去鳞及内脏洗净,悬吊沥水。待锅中油热后将鱼煎至微黄,煽葱及姜加清汤及黄酒、味精、食盐用武水煮沸,然后用中火继续煮至鱼汤呈白色,将春砂仁末、豆蔻粉用纱布包好投入同煮,待鱼肉熟即可。 功效:本品主要营养成分含蛋白质47克,脂肪17克,碳水化合物12克,热千焦耳(千卡)。砂仁消食开胃,温脾止泻,温胃止呕,行气化湿;豆蔻燥湿健脾,温胃止呕;鲫鱼健脾利湿,滋养脏腑。因此本品具有健脾补虚,行气利水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虚寒气胀,脘腹胀痛,食欲不振,体虚水湿停滞,腹水及水肿等患者。但不宜与芥莱同食,鲫鱼不能与麦门冬同煮。 特点:本汤味极鲜美,芳香诱人。 三、春砂仁蒸鲫鱼 原料:鲜鲫鱼一条,春砂仁末3克,油,盐,豆粉。制法:先将鲜鲫鱼去鳞和肠,洗净,用油,盐同砂仁末一起放入鱼腹内,再用豆粉封住刀口,放在碟上,用碗盖紧;隔水蒸熟即可食用。 功效:醒脾开胃,利湿止呕之功效。 点击上方添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tp/7175.html
- 上一篇文章: 把吃出来的高血脂吃回去亚麻籽油有奇招
- 下一篇文章: 本草推荐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及其食用禁忌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