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美文品悟中医
学习中医的滋味是苦尽甘来的。学中医的历程无疑是艰辛的,那种感觉像在爬山,似乎我永远都到达不了峰顶,还常常可能会迷路,或是走了弯路,但是当我到了一个山头,看着脚下的风景时,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之情,是无可比拟的。而我对于中医的认识,常是朦胧的,背书考试,我总难得其中的奥妙,唯有临床实践,真正做到辨证论治准确无误,经穴方药信手拈来时,才能深刻体会到什么是“庐山真面目”,那种由衷的兴奋也是不可名状的,仿佛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中药很苦,但学习中医比喝中药更苦,但回味更是无穷无尽。 更贴切地说,学习中医像在喝茶,是要用品的,不可浅尝辄止,更不可囫囵吞枣。有的同学只是背书应付考试,但过后知识就迅速遗忘;有的同学学习不求甚解,望文生义,始终只能做中医的门外客。我认为,真正要学好中医要做到两个字:慢和通。学中医,宁涩勿滑,而又要一会即觉。悟性固然重要,但还要肯下苦工。中医经典中的一句话可以反反复复去品,其意自现。 学习中医,要品,要悟,而不仅仅是背。背得越多会感觉身上的行囊越重,不利于走远路,而唯有用品,用悟,真正化为己用,删繁就简才能轻装上阵。中医要品,因为中医不仅仅是术,更是道,是一种文化承载。中医言意,意者象也。在中药中有厚朴远志、苦参甘遂,那不仅仅是古人一种情感志向的寄托,更是一种识药如人的方法。古人用阴阳法日夜,用三焦法天人地,这不仅仅是古人治病的一种手段,这是古人驾简驭繁的智慧。 医者一也,是道;医者易也,是化;医者艺也,是术;医者异也,是辨;医者疑也,是问;医者毅也,是守;医者意也,是象。每品一口中医,都有新的味道,新的体会。它就像一幅国画、一曲古箫。 但遗憾的是,现在真正懂得品会中医的人越来越少了。求药不辞无好径,赏花须待有情人,中医的实用性是有目共睹的,但她的内在美却鲜为人知。料峭春寒,不知中医的春风何时才会吹遍华夏? 青医问道岐黄路,天地为师气运和 作者:谢子善(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tp/12793.html
- 上一篇文章: 10月23日亳州安国成都和玉林药市中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