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白癜风治疗费用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21/5390504.html
<

一个村庄和一座城的命名

作者:张春景

每一个村庄,都有自己的脉络,从历史的风尘里走来,定格成今天的模样。

刁公楼就是这样一个极不起眼的村庄,藏在冀鲁边区漳卫新河的臂弯里,过着风轻云淡的日子,若不是寻访古村落,竟也鲜有人提及。

在来路上,我曾如是想:盘亘千年的村庄而仍在,便是有其奇妙之处的。居冀鲁相交之地,便承了齐鲁仁礼之古风,又汲取燕赵慷慨之豪气,历经多年的风栉雨沐状态依然,是藉了一方之风水的。那个宋代沈括凭着一双慧眼对此地如此描述:太行山东麓有一条带状卵石堆积,里边含有蚌、螺壳化石,断定那里曾是海岸线,燕南齐北之平原早先是一片汪洋大海,造山运动让此地逐渐隆起,海退河淤,沧海变桑田,实生旺之所在。

刁公楼的奠基者是位唤做刁协字玄亮的先生,东晋渤海饶安人(今属南皮)。少时喜儒家典籍,博闻强记,为乡里俊彦。遴选入仕后,文可授学制定典章礼仪,武能相国参军驰聘疆场,因此辅佐三朝皇帝,官拜尚书令,加授金紫光禄大夫。

刁协

大才者多孤傲之气,刁协乃有渤海人生性强悍的秉性,是个直脾气,虽身居权力中心,竟置官场的“弯弯绕"于不顾,凡事都崇上抑下,便惹得琅琊王氏等门阀权贵对他心怀怨愤。但他的厚道、忠君、干事,颇得晋元帝的宠信。于是,奉元帝意旨改革朝政,推行一系列"刻碎之政",以排抑豪强,便得罪了整个士大夫阶层,激起政变。他曾把改革不成功的愤懑、连同个人的荣辱、皇权的芨芨可危,写在《刁氏辞》中,言推行新政之艰,大有“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之势,奸侫得志、忠臣遭贬,致使他的满腔抱负付诸东流,竟落得被叛军斩首的下场,殃及刁氏满门,悲悯莫名。尽管日后明君为其呜冤昭雪,也“常使英雄泪满襟"。

“海宝公园里有你的老乡呢”,“哪一位?”,“看看不就知道了”。那是随西域采风团行至银川,领队知我是沧州人便善意告知。

他乡遇故知当为幸事。好奇心使然吃过晚歺,竟然顾不上洗漱,匆匆赶了过去。哦,好气派的园子里唯有12尊塑像弥漫着彰显着厚朴之风。铁铸墨色坐像的老者便是渤海人——南北朝治水名臣刁雍。与我想象中大将军的威武模样却大相径庭,清廋且朗毅,翘气的胡须俨然仙风拂柳,大有儒将之范,双眸透出了他执着、刚强的性格,沿着他奕奕有神的目光,仿佛看到了初到授命于薄古绿镇时的忧虑:荒蛮之地,杂居之所,匪患出没,民不聊生,哀鸿遍野。这位刁大将军秉承了乃祖实干之能,学大禹治水之法,先是开凿"艾山渠",灌溉良田数万亩,以致“家中有心中不慌”,民心得稳;继而“牵屯山河水次”,一冬造船艘,始开黄河水运,为宁夏古代运输史上之创举,建成上与青海、甘肃,下与内蒙古联结的一条水路交通大动脉,不几年,将不毛之地造化成富庶之乡"塞北江南”,成为北方六大重镇之一。

刁雍治水利农

薄骨律镇地处防御柔然国南下侵扰的要地,原来士兵和军粮散处各地,四周没有屏蔽,非常容易受到柔然国的攻击和掠夺。刁雍多次上书,请求在河西修筑专门用于储备粮食的城堡。准奏后,刁雍便利用农闲时间,由官府出资,让老百姓在水陆交通方便的地方,用两年时间修成了一座可供大量储备粮食和屯兵的城池。

皇帝拓跋焘巡视地方,见此地兵防固若金汤、百姓丰衣足食,龙颜大悦,对守将刁雍大加赞赏,赐封该地为刁公城。

刁雍文韬武略有其祖风范,谋事处人以民为本更胜一筹。尤其为古代宁夏水利发展贡献卓著,被誉为宁夏水利发展奠基人亦当之无愧。

南北朝治水名臣刁雍

点和线可以连接成图画,也可以延伸思维的触角。从刁公楼至刁公城几千里之遥,就营造就出一个又一个传奇。刁氏一脉从一世刁恭至九世刁柔二百余年,跨汉、两晋、魏齐至南梁六朝,代有名臣,故建尚书楼造势,碑谒林立以为传扬,时为渤海郡名门望族实至名归。清盐山人崔晓林留有诗词《过刁公楼遗址》:“西行百里过荒陬,传说刁公旧有楼。渺渺平沙无客到,白云果树自千秋”。可见几多喧嚣散尽的沧凉!

曾看过张大千一幅叫做根的写意水墨,才体悟出高低不同的关节。既没有盘根错结的繁杂,也无根须延展的纤巧,其着墨处竟然是老干钻出的新枝,且呈茂盛态势。叫绝之余,便想,一村一城、一家一国何偿不如是?繁衍的气场多在笨拙无奇巧之处。

晚清时,刁公楼又着实火了一把。走近世人视野乃至震惊南北文坛,是因了那方称谓"缺角碑"的刁遵墓志。

碑文记述刁氏家族几世荣光。刁遵公,延昌三年,迁司农少卿,曾拜龙骧将军、洛州刺史,治地井井有条、平安丰裕,得万民颂扬。

清时书界碑学大兴,《刁遵墓志》历千年湮没重见天日。乾隆朝经津南金石大家刘克纶、叶圭授、王侣樵及南皮状元府张氏推崇。此志书法浑穆峻劲,取势排宕,结体庄和。一波磔,一起落,处处含蓄,耐人寻味。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把此志列为精品,评曰:“《刁遵志》如西湖之水,以秀美名寰中,为魏碑之冠。经包世臣、康有为两人垂青,得一拓一纸皆为时尚,呈一时洛阳纸贵。古人、今人,原碑、新拓,是谁沾了谁光鲜,抢了彩头?

魏楷《刁遵墓志》

古朴与曾经的繁华,肯定不是刁公楼最牵动人心的地方。我四处寻找,试图破译千年古村落触动人们内心柔软的密码。

徘徊在刁公楼的遗址上,似与列位先贤对话:这个村庄的传奇虽被千年的烟尘所覆盖,当每每划开尘封,总会寻到那些洪荒年代的痕迹,如同抚摸村头那棵老槐,空洞的躯干兆示着虚怀抑或是久远之道,粗砺的表皮在提醒着我沧桑的厚度。

据说,此村刁氏后裔已迁徙四方,但刁公楼仍在,这个家族高贵的气息己融化在脚下的土地里。

作者简介:

张春景,笔名南冰,河北省南皮县人。先后在《文学报》、《长城》、《鸭绿江》、《西部散文选刊》等媒体公开公开发表百多万文字,正式出版专著八部,其中:《热土之魂》散文报告文学集年远方出版出版,《远行的目光》散文集8年由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南皮古今书画选》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镜未磨》日记体随笔集入选《河北散文家文选》丛书,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张之洞故事精选》年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年散文集《远行的目光》获河北省新世纪散文创新奖;散文集《镜未磨》入选《河北散文家作品选》并获河北省散文名作奖二等奖;年获河北省委“燕赵文化之星”称号,年散文《张之洞的目光》获“书城杯”第三届全国散文大赛二等奖。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网络作家协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南皮县作协名誉主席、南皮县国学研修会执行会长。

END

图片:靳东凯张晓宇

编辑:张晓宇

往期

回顾

原标题:《张春景:一个村庄和一座城的命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sg/12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