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识花吃花,花可疗疾禅医中医药专家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_p2/ 在春日融融的南粤大地上,春光正好,芳菲尽秀,繁花怒放,姹紫嫣红。马路上、公园里、郊外青山,开满了红的艳、粉的娇、黄的醉、白的皎的花儿,人们流连芳华,沉醉浓郁时,可曾知道,大部分花,除了可供观赏外,还可吃、可入药,具有难以替代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小禅养请来国医国药馆吴声振主任中药师、冯惠玲副主任中医师二位中医药专家,带大家搭乘一列开往春天的赏花识药之旅~ 吴声振 主任中药师 广东省药学会中药全产业链质量评价专委会常务委员 冯惠玲 副主任中医师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耳鼻喉分会常务委员 吴声振主任中药师介绍说,在本草中药里,以花瓣入药十分常见,很多花儿不但颜值高,味清香,而且疗效不俗,药食作用兼具。根据药用疗效,花类中药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疏肝解郁 这些花卉气味芳香浓郁,闻之令人提神醒脑,通常有疏肝理气,开郁散结,活血调经,安神助眠的功效。《素问》记载:“治之以兰,除陈气也。”这里的“兰”是指气味芳香、轻清之花类,能疏肝解郁,条达通畅,善解妇人郁结于内的“陈气”。像玫瑰花、茉莉花、桂花、月季花、合欢花、素馨花、厚朴花等花儿均香气浓郁,善行走窜,擅于疏理气机、调达气血,属于疏肝解郁药,可入茶,入酒,入蜜,入药。因花类药物多含有芳香挥发类物质,故不宜久煮,在煎煮中药时需最后放入。 玫瑰花可舒肝解郁,理气健脾 清热解毒 这类花儿虽然看上去娇美,但却是对付细菌、病毒的小“能手”,具有中医药认为的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初起所致的咽喉肿痛、发热咳嗽、蛇咬伤、血热出血、疮痈肿毒、烦躁易怒等症。如金银花、杭菊花、野菊花、槐花、栀子花等。 金银花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清热祛湿 岭南地区春夏多雨,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湿和热是广东地区最大的气候特征,粤人不适多责于之,素有“揦埋就係湿热”的说法。一方水土养一方物事,南方就有很多有清热祛湿作用的花儿,如大名鼎鼎的木棉花,以及扁豆花、葛花、鸡蛋花等。 木棉花赤小豆祛湿粥功效有口皆碑 除了上述几大类外,还有不少花儿具有非常独特的药用功效,譬如,有“植物黄金”之称的藏红花,不但是著名的食用香料,而且能活血化瘀,提神健脑,解除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诸花皆升此花沉”的旋覆花,能行水消痰,降胃气止呕,是治肺胃气逆之要药。此外,辛散通鼻窍的辛夷花在临床上也是十分常用的药用花卉。天山雪莲不但美得高洁,更是妇科的调经圣药。诸花药效,难以一一枚举。 当过赏花、识花人后,是不是很有兴趣跟着中医专家学做几款应季花药膳? 禅医坐堂专家冯惠玲副主任中医师介绍了以下几款花膳: 木棉花绵茵陈鲫鱼汤 材料:木棉花20克,绵茵陈20克,陈皮1瓣,扁豆30克,鲫鱼,瘦肉克,蜜枣2个,生姜3片。 做法:木棉花、绵茵陈、陈皮、扁豆、蜜枣分别洗净,浸泡。鲫鱼宰杀后清洗干净,沥干水分,烧热油锅后,把鲫鱼放进锅内,煎至两面金黄后捞起,放进煲汤袋里。瘦肉洗净后切块,生姜刮皮切片。全部材料放进汤煲里,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煲1.5小时。关火后调味饮汤。 功效:解湿困,健脾胃。 木蝴蝶菊花茶 材料:木蝴蝶15克,菊花15克,胖大海2~3枚 做法:全部材料放进养生壶中,加入清水浸泡15-30分钟,然后煮开10-15分钟即可,代茶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止痛,润喉化痰,适用于肺卫热盛引起的声嘶喉痛,咽干舌燥,伴目赤头痛,脾气暴躁,头面疮疡,热结便秘等上焦实热症。该药茶性偏寒凉,体质壮热者适用,素体虚弱的老人、小儿及孕妇慎饮,以免寒凉伐胃。 资深专家冯惠玲副主任中医师的挂号方法如下: 冯惠玲 副主任中医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耳鼻喉分会常务委员 专业特长从事临床诊疗工作30多年,擅长运用中医中药辩证调治患者体质偏颇,尤其在顽固性咽喉疾病、鼻炎、鼻窦炎、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耳鸣、耳聋、鼻咽癌放化疗后等耳鼻喉科常见病、疑难病有较深的造诣。对胃肠道功能不适、肿瘤放化疗后减毒增效的中医调理、女性更年期不适调理及头晕、失眠、头痛等疾病有着丰富的经验。 出诊时间:周二、六上午8:00-12:00出诊地点:医院精进楼(1号楼)一楼国医馆吴声振 主任中药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委员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健康科普分会科普专家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葛洪研究会委员 广东省药学会中药全产业链质量评价专委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传统医学会抗衰老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 珠三角中医药创新联盟委员 专业特长从事中药学临床工作20余年,对中药材的真伪鉴别、加工炮制、制剂生产、质量管理和中药的合理应用、药膳养生、膏方制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近年来科研成果:1、近年来,开展省、市级医学类科技公关立项课题研究7项。 2、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jg/8944.html
- 上一篇文章: 民国时期的大理ldquo四大家rd
- 下一篇文章: 收藏保存种中药别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