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论厚朴麻黄汤
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http://m.39.net/pf/bdfyy/ :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 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首方,普遍认为是的衍变方之一,与下文的“(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相对应。 由于仲景没有详述再多的方证(仅仅点出咳脉浮),而更有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珠玉在前,以至于后世对此方论述也相对偏少(个人感觉是这样),而且基本上也是作为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加减来讲述的。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麻黄、芍药、桂枝、细辛、甘草、干姜各三两、五味子、半夏各半升、石膏二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从药物的不同分量上讲 麻黄:的麻黄是四两,而且不先煎!的麻黄是三两,而且需要先煎,去上沫。 姜辛:干姜、细辛各二两,干姜细辛各三两。 石膏:石膏如鸡子大,石膏二两。 不同:还有厚朴、杏仁、小麦;还有桂枝、白芍、甘草 所以从相关方证的严重程度讲: 虽然不太愿意引各家学说,但丹波元简考《千金方》,说《千金方》中的才是原文。所以,还是也把这条文引出来: “《千金方·咳嗽门》厚朴麻黄汤,治咳而大逆上气,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其脉浮者。” ·咳嗽、上气、喘:处理的咳嗽应该是比的严重,从麻黄的分量,煎服法,以及加下气的厚朴、杏仁可看出。 ·热像:的热像比的严重,从细辛、干姜的分量,以及石膏如鸡子大(大于二两石膏:15.*2)可看出,而且方证更应该有“烦躁”(石膏证)。 ·咽喉、气道高敏反应:这个貌似和上面说重复了,但千金条文中点出了“喉中不利,如水鸡声”,到底是如何的不利,是痒是痛是灼热感是干燥感?以方测证,暗含半夏厚朴汤,所以咽喉不利应该是指咽喉的异物感,甚至是气道的高敏反应。这也是方证中所不具备的。 ·表证:应有桂枝汤证存在,而且特意点出羸人减之,结合(下虚之人误用青龙汤导致的变证),小青龙汤不可妄用于“羸人”(个人理解是:尺脉沉细无力之人):这里相对引申一下:猜想当时仲景是遇到了怎么样的一个病人,“青龙汤下已”导致出现的“坏病”呢? 那本应该是病“溢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服完之后出现的症状是“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是复冒者”(予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以治其冲) 然后还有“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那估计是一个“肾性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的老病人,仲景当时应是见到他四肢重、肿,无汗才用青龙汤发的汗。导致是心衰的发作,以苓桂五味甘草汤利尿、安心(减慢心率),所以取得疗效。然后发现了用麻黄会导致“厥”(心衰又发作了),所以才选杏仁而不再用麻黄(小青龙汤出现“或喘,去麻黄,加杏仁”也许也是这个原因,所以后世有争论说应该保留麻黄、应该去麻黄都能够找到临床依据,原因是治疗的人群有差异,笔者的看法是这样)。而原文中多次提及“面热如醉状”(加大黄下之:把上半身的血拉回下半身),也可认为是高血压的一个佐证。 回归原来的话题:却没有指出“强人”、“羸人”、“小儿”的服用差别,但笔者的经验,还有师傅的告诫却是:比小青龙汤更需要小心,羸人不可用!脉沉细者(寸脉沉,尺脉微)是绝对禁忌,用了也没效果,甚至导致变证。 以上是和的鉴别,或者有些前辈已经看得不耐烦了,呵呵,也不是什么新的东西。接下来还是说说个人对这首方的体会: 之前有坛友曾经发过一帖子也是论述厚朴麻黄汤的方证的,拆成了三组药分析。我觉得很受体会,直至看到胡希恕老先生用小青龙汤加茯苓治疗咳嗽,才茅塞顿开: 麻黄、石膏、北杏 细辛、干姜、五味子 半夏、厚朴、茯苓(按胡老的经验加上茯苓) 小麦 可见:此方是麻杏石甘汤姜辛味半夏厚朴汤的合方,所以方证也可从此三方中寻觅蛛丝马迹。 但首先还是解决“小麦”的问题: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神农本草经》中没有小麦,但作为传统的五谷之一,小麦一般认为是入心经,与心相对应,就是取此而成。但问题是中加小麦到底是何意?不加又行不行呢?笔者的师傅是不加的,他用此方时候,习惯把小麦去掉了,加苏子,或者是葶苈子。而临床疗效也是值得肯定的。笔者曾经有一段时间也是遵原方加小麦,却没有苏子,或者也是巧合,但确实有些患者反应效果不太好。所以,现在我还是没有加小麦,而仿师傅用苏子,且加茯苓,这把整个半夏厚朴汤也搬过来了。疗效也是可以的。 笔者临床上常用于“感冒后”遗留的过敏性咽喉炎、过敏性支气管炎(咽喉、气道高敏反应),疗效确切,咽喉痒甚者,加蝉蜕、薄荷,或者是荆芥、防风。 这一类患者会有一个很典型的表现:“要么就不咳嗽,一咳嗽就是连续性咳嗽,咳个不停!特别是晚上睡觉,一躺下床,就来咳嗽了,连续咳咳咳,咳一个多小时才睡,没有痰能咯出来,是干咳来的。有时候早上起来也会发咳嗽。”这类患者同时也有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湿疹……过敏体质的人群。“感冒”之后就准会这样咳嗽,有时候一个多月还是不能制止。 用上面的“三方合方论”来解析这类患者、这类症状,确实是很合拍,经方就是如此,对证就会有效果,那是历经了几千年的循证医学,是很科学的。 杨兆林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jg/6779.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血脂需要注意哪些饮食禁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