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ATION

影视推荐

那些年,徐老师推荐过的电影(二)

徐老师推荐电影的原因有一部分和中医有直接的关系,更多的还是因为电影揭示了人性。让我们一起看今天推荐的电影。

RECOMMENDATION

黄连厚朴

该片改编自叶广岑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老北京四合院里的中医世家龚家两代人的不同生活方式和追求产生碰撞的故事。作者叶广芩是著名的京味作家,祖姓叶赫那拉。叶广芩出生于年,虽未亲眼目睹家族盛景,但应该深受其影响,所以小说涉及很多清末民初大家族变迁的情节。这部《黄连厚朴》的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后,女主角于莲舫以及龚太医的儿子龚晓默、张悦都是下乡知青,和叶广芩本人年龄相仿,因此可以推测叶广芩想写自己年代的人的一些想法。我只看了电影,没有看小说。就电影拍摄来说,我持保留态度。这部电影和中医相关的部分是于莲舫的前公公祖上是清代御医,收藏了一些宝贵的清帝医案抄本,于莲舫在和龚晓默离婚后,一直受龚老太爷所托整理医案,因此还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而龚老太爷的女婿大伟在为一位总裁工作,为了自我表现,把总裁带来让泰山大人给瞧一下病。在电影中,这位总裁是一个40岁左右的男士,来的时候他和大伟都没有说明自己的身体情况,就请龚老太爷看病。龚老太爷主要是通过望诊和脉诊、舌诊来看病,看过之后就发出惊人之语,说他活不过7天后的凌晨2点。后来果然应验。很多网上的评论都对这部分内容啧啧称奇,或者不信或者认为夸张。其实只要举个我们耳熟能详的例子就不奇怪了,那就是《扁鹊见蔡桓公》(史记中称为齐桓侯)。这篇选入课本的文章,很多人应该有印象。一开始,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然后每过几天,扁鹊见蔡桓公,表示其病日益加深。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曰:“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从开始发现蔡桓公疾在腠理到最后的病入膏肓,扁鹊都只是望诊。而且以古代礼仪看,扁鹊离蔡桓公距离不会很近,即便这样,扁鹊也看出了蔡桓公的问题,以及疾病的发展深入到最后病入骨髓,无药可救。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记载望诊之神的实例。还有《史记》中《扁鹊仓公列传》中仓公淳于意的医案中记载了更多他诊病决人生死的医案,比如齐侍御史成的头痛病,仓公说:“此病疽也,内发于肠胃之间,后五日当臃肿,后八日呕脓死。”成之病得之饮酒且内。成即如期死。这些是史书上记载的内容。再看看近现代。徐老师的中医启蒙自母亲魏天梅先生。魏先生讲了自己老师大同名医马衡枢先生的一件事情。马衡枢先生师承民国名医张锡纯先生,自己又深入钻研中医经典,治病疗效显著。有一次,马先生的老朋友领了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来看病,看完了以后马先生让年轻人先回去,然后告诉老友,这孩子时日无多了。老友不敢相信,说“你净胡说,人家是运动员,你怎么说就没多少时日了?”。马先生再次郑重其事的表示,这小伙子已经是行尸走肉了。结果一个月以后,这个年轻人就没了。所以,中医有能力通过望闻问切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医者自己修习内功的基础上或者具备气脉畅通的物质基础,并掌握了正确的诊断方法。扁鹊和仓公都是黄帝学派的传承人,他们的思路、诊病方法都是一脉相乘的。据史记记载,扁鹊是饮上池水后气脉畅通,可以视见垣一方人。马衡枢先生、张锡纯先生都是长期炼功的中医。

分析了电影《黄连厚朴》中最令人惊叹的一幕,了解了中医的神奇,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启示呢?我想引用《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的一段话:“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疾病的出现不是凭空发生的,是有时间积累的,所有这些都是在慢慢地损耗生命。不管是《黄连厚朴》中的总裁、仓公治疗的齐侍御史都长期过着这种生活,因此量变引起质变,也就不奇怪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需要的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才能远离疾病。

顺带说一下,继承黄帝学派方法的人是道医,强调修身炼功。而清御医多是儒医的传承,注重药物等物质层面,一般不练功。所以如果龚老太爷家学自御医,说明这一脉的御医也有道医的传承。

每一部电影,不同的人观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今天先说到这里,欢迎留言聊聊电影,说说你们喜欢的电影,或者继续聊聊电影《黄连厚朴》。厚朴学员可以扫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gx/12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