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味方”探讨毛德西教授临床用药特色

医院索红亮

毛德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工作5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用药轻灵,尤擅“抓主症、选主方、用主药”,以《黄帝内经》“君一臣二”为宗旨,发挥经方遣药之义,提出“三味方”的概念。“三味方”是毛老临床习用的药对组合,多以三味为君臣药,主药明确,方证合拍,是对传统药对理论的发挥。本文拟从“三味方”角度探讨毛老临床用药特色及学术理念。

1、组方尊经,提倡“小而精”

当前一些时医,用药唯贵,组方务大,大失临证本义,毛老在给工作室青年医师授课时,往往先斥其非,他将这些习弊总结为大方、贵重方、组合方、唯辨病方等类。其中,大方药味繁杂,表现出辨证不准,重点不明,四面撒网的特点,多是新人行者所为;贵重方选药唯贵、用量尤大,多为坐堂医所为,为经济利益驱动;组合方为多种名方组合,表明辨证不灵,堆砌成方;唯辨病方则是受西医病名所惑,亦是西学中者的通病,遣方用药多以西医诊断为准,脱离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有鉴于此,临床组方用药,毛老尤提倡尊《黄帝内经》古训,“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认为组方不宜超过十三味,多则繁复,重点不突出。“三味方”即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选对君臣药,既是药对,又是“小方”,体现了毛老学术思想中组方“小而精”的特点。

2、用药贵“量”,重主药兼顾药性

中医素有不传之秘在于用量的说法,从“三味方”中可一窥毛老临床药量之秘。毛老临床用药往往药少味轻,但并不是一成不变。如“左金豆子汤”主治肝火犯胃之胃痛、呕恶、嘈杂吞酸,药用黄连10克、吴茱萸5克、刀豆子10克,主药黄连量大,实则泻其子,泻心火即清肝火,肝火不亢,无犯乎胃;臣以刀豆子温中下气、和胃降逆;佐制以小量吴茱萸,温胃暖肝,可避黄连苦寒伤胃。该方用药比例既依古方左金丸之成例,又宗君臣佐使之制,“芳香三花汤”主治肝胃气郁之食后饱胀、痞闷,药用代代花10克、厚朴花10克、佛手花10克,三药均为芳香理气化滞之品,芳香醒脾,花类多有疏肝解郁之用,因三者均为花类药,本身性状较轻而蓬松,用量不宜过大。“健脾通便汤”主治脾虚肠燥之便秘,药用生白术30~45克,决明子20~30克,火麻仁30克,其中生白术健脾而不燥,促进大肠蠕动,是动力药,重用白术治便秘为名医魏龙骧老先生用药经验,量大取效尤捷;决明子、火麻仁用量亦较大,因其油脂多,是润肠药,量大则油脂多而滑肠。上述种仁类药性状重,用量宜大不宜小。“止泻散”主治结肠炎之久泻,药用炒山楂30克、肉豆蔻10克、石榴皮10克,其中重用炒山楂健脾消食、酸涩止泻为君;肉豆蔻固肾止泻为臣;石榴皮涩肠止泻为佐,其中反映的剂量要点在于山楂酸收止泻,剂量较大,体现出可食用的一些药物无毒,量大无妨。

从上述毛老“三味方”中可寻出其用药剂量的一些特点。以药物在方剂中位置而论,则君药量大,臣药次之,佐使药、引经药轻;以疾病特点而论,治上焦表证,多用花叶、枝茎之品,“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用量宜轻;治慢性病,顾护脾胃,以调为期,不能急于求成,宜轻剂缓调;以药物性状面论,补益药如党参、熟地、山萸肉、山药等用量宜重,解表药如麻黄、桂枝、银花、荆防等用量宜轻;以药物质地而言,花叶草髓类宜轻,金石果肉类宜重;五谷、食材之类如薏苡仁、小麦、粳米、山药、山楂等用量宜重,而有毒之品如附子、南星用量宜轻。

3、注重剂型,煎服各有专法

毛老临床治疗中焦湿浊不化,习用“芳香三味饮”,芳香醒脾化湿,其中砂仁必注明后下,认为芳香之味不宜久煎。对口中秽浊之气而见腻苔者,可单用砂仁含服祛浊气。“芳香三花汤”亦多后下,恐久煎妨碍芳香之力。主治急性胸痛之“小宽胸丸”,方用高良姜、荜茇、川椒,来自古方“哭来笑去散”,为毛老临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卒心痛的常用药对,认为芳香温通,散寒行气,通络去痛,多用丸、散剂,或汤剂后下,亦避免久煎妨其芳香温通之性也。“麻黄附子细辛汤”主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之心动过缓,认为温通心阳、提高心率,有“天然心脏起搏器”之称,其中,附子为有毒之品,应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并主张先煎30分钟以上,以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从临床“三味方”中看毛老用药剂型及煎服法,体现了芳香类药物、枝叶解表类药物多后下,甚至可粗末以丸、散服用;金石类药物、补益类药物宜适当久煎;部分有毒药物,除严格炮制外,应适当久煎。

4、以效为期,不论经方、时方

从毛老临床习用的“三味方”中,可看到毛老无学术偏见,善用经方,但师古而不泥古,对时方、验方一视同仁,以效为期。

“三味方”中的“瓜萎薤白半夏汤”、“茯苓杏仁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辛开苦降散”、“薏苡附子败酱散”等来源于经方,为经方原方,或其君臣药;“生脉饮”、“加味金铃子散”、“小天麻钩藤饮”、“三仁化湿散”、“三子宁咳汤”、“小宽胸丸”、“黄芪赤风汤”等来源于时方,为时方加减化裁;而“小冠心二号方”、“红茶松散”、“二叶降压汤”、“双枝除痹汤”、“芳香三味饮”、“芳香三花汤”、“止泻散”、“健脾通便汤”、“开胃三芽饮”、“泌尿三味饮”、“美容三味酒”等则来源于验方,其中部分“三味方”来源于地方草药或现代药理研究成果。

毛老临床处方用药,不论经方、时方、验方,择其善者从之,从中选择君臣药、特色药组成常用药对“三味方”,既有经方的精到,又有验方的廉验,对青年同仁理解药性、掌握药对、选择方剂,应用于中因临证,能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图书信息

图书名称:毛德西方药心悟

图书作者:毛德西主编

出版公司: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09月

图书简介

《毛德西方药心悟》分经方篇、时方篇、经验方篇、简易方篇四部分,集中反映了国家第三批名老中医毛德西先生关于其擅用、喜用、常用方剂的临证心悟(包括经方40首,时方46首,经验方44首,简易方50首),书末附有毛德西先生弟子的学习体会。本书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亦可供中医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毛德西,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重量名老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全国首届中医药科普专家,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毛德西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年,谙熟经典,重视实践,经验丰富,勤于笔耕,对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疾病及内科杂病有独到治疗经验,其学术理念颇具哲理,其医德医风和治疗效果得到百姓好评。其主要著作有《毛德西临证经验集萃》《中医消渴病防治》《中医常见病综合新疗法》《常见病中西医诊断与治疗》《老中医话说灵丹妙药》《老中医话说中药养生》,以及《中国中成药优选》(主编之一)、《中国基本中成药》(副主编)、《国医大师谈养生》(主笔,副主编)、《名老中医谈养生之道》(主笔,副主编)、《国医大师》(执笔)等;发表学术论文余篇。退休之后,其热心为病人把脉看病,并着力于养生学研究。

版权申明

以上文章来源搜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感谢原作者辛苦劳动,如果侵权请告知,将下架处理。请勿用作商务用途。

关于本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比较好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sg/5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