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详解之七厚朴
历家注解中,将“厚朴”之“厚”解为厚薄的相对词;将“朴”注解为pò落叶乔木。其树“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果实球形,黑色,味甜可食”。 其实呢,“厚”不单为“厚薄”之“厚”,还可以同时训为“增益,所以为厚”。 同理,“朴”在成为树名之前应该是还有原始含义的,第一个角度,上古有读音的四通现象,“b”,“p”,“m”,“f”四音相通,“pò”,“pu”,“bo”,“bu”四音相通,“厚po”也可以读作“厚bo”。第二个角度,古时“朴”与“樸”两个字同时存在,含义既有不同,又可以相互通假。只是到现代,实行简化字,将“樸”与“朴”都写作“朴”了。“樸”,犹“薄”也,所以厚朴犹如“厚薄”,即增益薄者。第三个角度,质朴为朴,五行中以土为“朴”,土性德厚,中正不偏,不需修琢,自可稳重宽容;化载万物,自是无有休止,故“土者,朴也”。五藏中以脾胃为“朴”,其运化不止,奉养四藏,无有偏倚。 所以,作为药物的厚朴,其实是指此药具有增益、补益中焦脾土的功效。然而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厚朴的主治功效是这样描述的: :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 :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整体上可以看出,它的主治功效是泄的,主要针对气、食、湿、痰诸邪的积滞,所治疗的病位可以涉及胸腔中的肺,即:痰壅气逆、胸满喘咳;可以涉及腹腔中的脾胃肠,即:食积气滞、腹胀便秘、脘痞吐泻。合起来考虑就是胸腹的气、食、湿、痰诸邪,均可以用厚朴进行治疗。胸腹为气街,胸腹外壁是手足阴阳经气血流通交会的地带;胸腹内腔是脏腑气血升降出入的通道,它调节的是周身之气的平衡。所以厚朴对于人的整体而言,“厚”也。 除了上述泄的药理之外,古籍记载的厚朴功效还含有暖胃、健脾、温中、益气、明耳目、补肠胃等补的药理,这个层面的功效为医家所忽视。 因为脾胃的纳运协调、升降相因、燥湿既济,决定了脾胃病调理时补泻的同体依存关系。故,脾胃病往往辩为“不和”,治疗总以“和”字入手。 下气、散满,所以升阳益气;消痰、化食,所以暖胃健脾;温中所以化湿;中焦脾胃调和,所以散积热、破宿血;同理积热散、素血破,所以中焦脾胃得以调和。 由此可知,厚朴是以泻为补调理脾胃系统的代表。凡伤寒,中风,惊悸,冷痛,咳嗽,反胃,虚吼,痰涌呕逆,口吐酸水,胸闷,腹痛,气胀,腹鸣,胃中冷痛,宿食不消,中满洞泻,泄痢,尿白,膀胱及五脏一切气病,既而累及湿气,延至痰气者,均可治之。应手驭之,切记以泻为补,圆融随机。 郭传法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sg/4769.html
- 上一篇文章: 农院俩朵花谁见谁都夸农学院校长奖学
- 下一篇文章: 论ldquo治上焦如羽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