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版医学三字经7
白癜风 http://pf.39.net/xwdt/210304/8713959.html胀满蛊胀第十二(水肿参看) (注解版) 胀为病辨实虚 胀者,胀之于内也。虚胀误攻则坏,实胀误补则增。 气骤滞七气疏 七气汤能疏通滞气。 满拒按七物祛 腹满拒按,宜《金匮》厚朴七物汤,即桂枝汤、小承气汤合用,以两解表里之实邪也。 胀闭痛三物锄 腹满而痛,若大便实者,宜《金匮》厚朴三物汤,行气中兼荡实法,以锄其病根。以上言实胀之治法。 若虚胀且踌躇 仔细诊视,勿轻下药。 中央健四旁如 喻嘉言云:执中央以运四旁,千古格言。 参竺典大地舆 土木无杵则为复,《佛经》以风轮主持大地。余于此悟到治胀之源头。 单腹胀实难除 四肢不肿而腹大如鼓。 山风卦指南车 《周易》卦象,山风蛊。 易中旨费居诸 《易》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注:卦变、卦体,刚上柔下,上情高亢而不下接,下情退缩而不想上交,两情不相通也。卦德,下巽上止,在下逡巡畏缩,而无敢为之心,在上因循止息,而无必为之志,庶事日以隳也。此言致蛊之由,医者参透此理,亦知蛊病之由。 《易》又曰: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注:当蛊坏之日,有人以治之,以至于元亨,而天下之治,实始于此也。曰利涉大川者,言治蛊之人宜涉险阻以济之。其止也,当矫之以奋发;其巽也,当矫之以刚果,是往有事也。 治之之道,必先甲三日以更始,后甲三日以图终,则拨乱反治,乱之终即治之始,终则有始。人事之挽回,即天运之循环天行也。此言治蛊之事,医者参透此理,亦可以治蛊病矣。要知人身中胃属艮卦,不欲其一向苟止;肝属巽卦,不欲其一向卑巽,利涉大川,元亨前大有经济自新,丁宁涉川时大费精神,能具此回天手段,而后无愧为上医。 暑证第十三(注解版) 伤暑证动静商 夏月伤暑分动静者,说本东垣。 动而得热为殃 得于长途赤日,身热如焚,面垢体倦,口渴,脉洪而弱。 六一散白虎汤 六一散治一切暑证。白虎汤加人参者,以大汗不止,暑伤元气也;加苍术者,治身热足冷,以暑必挟湿也。 静而得起贪凉 处于高厦凉室,畏热贪凉,受阴暑之气。 恶寒象热逾常 恶寒与伤寒同,而发热较伤寒倍盛。 心烦辨切莫忘 虽同伤寒,而心烦以别之,且伤寒脉盛,伤暑脉虚。 香薷饮有专长 香薷发汗利水,为暑证之专药也。有谓夏月不可用香薷,则香薷将用于何时也? 大顺散从证方 此治暑天畏热贪凉成病,非治暑也。此舍时从证之方。 生脉散久服康 此夏月常服之剂,非治病方也。 东坦法防气伤 暑伤元气,药宜从补,东垣清暑益气汤颇超。 杂说起道弗彰 以上皆诸家之臆说,而先圣之道反为之晦。若行道人,不可不熟记之,以资顾问。 若精蕴祖仲师 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痉湿暍篇》,字字皆精义奥蕴。 太阳病旨在兹 仲师谓太阳中暍,太阳二字,大眼目也。因人俱认为热邪,故提出太阳二字,以喝醒之。寒暑皆为外邪。 中于阳而阳气盛,则寒亦为热;中于阳而阳气虚,则暑亦为寒。若中于阴,无分寒暑,皆为阴证。如酷暑炎热,并无寒邪,反多阴证。 总之,邪之中人,随人身之六气、阴阳、虚实而旋转变化,非必伤寒为阴,中暑为阳也。 经脉辨标本歧 师云:太阳中暍发热者,病太阳而中标阳之气也。恶寒者,病太阳而得本寒之气也。身重而疼痛者,病太阳通体之经也。脉弦细芤迟者,病太阳通体之脉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者,病太阳本寒之气不得阳热之化也。 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者,病太阳标阳之化不得阴液之滋也。此太阳中,标本经脉皆病。治当助其标本,益其经脉,若妄施汗下温针,则误矣。 临证辨法外思 愚按:借用麻杏石甘汤治中暑头痛、汗出、气喘、口渴之外证,*连阿胶鸡子*汤治心烦、不得卧之内证,至柴胡、栀子、承气等汤,俱可取用。 师云:渴者与猪苓汤。又云:瘀热在里用麻连轺豆汤,育阴利湿,俱从小便而出。此法外之法,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焉。 方两出大神奇 暑之中人,随人之阴阳、虚实为旋转变化。如阳脏多火,暑即寓于火之中,为汗出而烦渴,师有白虎加人参之法。 如阴脏多湿,暑即伏于湿之内,为身热、疼重、脉微弱,师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肤所致,指暑病以湿为病,治以一物瓜蒂汤,令水去而湿无所依,而亦解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jg/11208.html
- 上一篇文章: 半夏厚朴汤
- 下一篇文章: 用于脾虚的十九种中成药,辨证施治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