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左,42岁,教师。

05-24:乏力半年就诊,头晕1周,恶心,大便粘,身热不扬,舌尖红裂纹苔中后稍腻脉细弦滑。

分析:患者为大学老师,平素劳心较多,晚睡,耗伤气阴,气阴不足故乏力倦怠无精气神。

舌尖红裂纹即为阴虚夹有心火。

正气不足则易感湿热,大便粘,身热不扬属于典型的湿热征象。

“身热不扬”我以前并没有太多体会,许老师描述的特别好,他就感觉每天下午身上闷闷的有一种热的感觉,但热的感觉又发不出来,特别难受。

头晕、恶心,有气虚的成分,但主要原因我认为还是痰湿阻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诊断:疰夏(气阴不足湿热外袭)

治法:补益气阴清热祛湿

处方: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

太子参15麦冬10五味子4黄芪15

黄连2姜半夏6陈皮6茯苓10

泽泻10豆蔻4(后)黄柏10葛根20

厚朴花15杏仁10生米仁30升麻8

炒白术10炒六曲8

7剂,日一剂。

05-31:头晕恶心消失,乏力、大便粘减半,身热好转,苔腻消失。

继续原方,7剂。

06-07:诸证不显。

减祛湿药,又7剂巩固。(06-07舌苔,前忘记录)

小柯医生说:一到夏天就乏没精神没胃口,夏天过去人也好受些,中医里面叫“蛀夏”,很多都是气阴不足又兼湿热,东垣清暑益气汤是一张好方。辨证选用就能有好效果。其中黄芪生脉饮补益气阴,二陈合生米仁、泽泻化痰除湿,炒白术、炒六曲、豆蔻开胃行气,升麻、葛根善解肌热又风能胜湿。中医真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要好好继承。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或学习参考,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使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upuhuaa.com/hptjb/9665.html